廣東:打響考生爭奪戰 北大或“獨吞”文理狀元
高考剛剛放榜,北大、清華、港大便紛紛行動,打響廣東高分學生爭奪戰。清華北大招生辦負責人告訴記者,高考“放榜”后,就與眾多高分考生取得了聯系,并了解他們的報考意向。北大招生辦負責人說到聯系的人數時表示,為防報考意愿發生變化,備案的學生至少要比招生計劃數多出二三倍。
清華:同分考生多 考慮追加計劃
“今年廣東的高分考生的確很多,生源很好。這讓我們有點發愁,不能盡錄啊!”清華大學廣東招生組負責人如是說。據清華大學廣東招生組掌握的情況,在加上各項政策性加分之后,695分以上的考生有99名之多!該負責人稱,目前發現在某一個分數上、同分的有十幾個人!
“因為高分甚至同分的同學多,所以我們即使降1分,都必須面對取舍的問題。”該負責人稱,目前正在積極爭取追加招生計劃,但是否追加、追加多少則要等待學校最后決定。“為了對考生負責,我們現在不敢給出預估線。”據介紹,華師附中學生、高考理科成績為709分的卓信成,之前已經獲得了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資格。他很有可能會選擇清華大學。
清華大學廣東招生老師朱志明介紹,今年該校在廣東計劃招生36人(文科2人,理科34人),此外還有保送生19人(文科2人,理科17人),取得自主招生資格的有46人(文科7人,理科39人)。文科高分考生華師附中的卓信成(總分709分)此前取得清華大學的自主招生資格,但朱志明表示,目前也尚未確定其進入哪所學校。
北大:今年不設降分錄取專業
廣東高考錄取還未正式開始,但廣東狀元去向已初見分曉。據北大在粵招生協助教師蘇少華透露,華師附中一位總分727分(加20分政策分)的考生,因取得保送生資格已確定將去北大;而另外一名今年的理科最高分的學生也是之前確定保送北大,基本上沒有懸念。“文科最高分在征詢意見中,我們會繼續關注和爭取。”
據介紹,今年北大在廣東招生計劃為30人左右,比去年的40人要減少約10人。其中文科14人,理科16人。“但這不意味著北大減少在粵招生。”蘇少華昨日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加上自主招生和保送生人數,北大今年在粵招生人數預計與去年基本持平,約為130人。”
此外,廣東保送北大的學生(包含小語種在內)有34人。報考北大的藝術特長生3人,其中已有1人被北大錄取。
今年廣東首次實施平行志愿,北大在廣東招生有兩大變化,一是原本在一本線錄取的小語種今年調整到提前批錄取。二是過去降分的專業今年不再實施降分錄取。“以往考古、歷史、哲學、天文、地質等專業可以適當降分錄取。但隨著報考觀念的變化,原本冷門專業已經不再冷,比如地質專業已成為21世紀最有前景的學科,考古、天文等專業也越來越被考生接受,因此今年不會再考慮降分錄取。”
平行志愿下錄高分更易
此外,蘇少華表示,平行志愿下,廣東考生報考北大沒有風險,反而更容易了。
北大也有望錄取到更多高分考生,根據往年報考現象,廣東省文科排名全省前30名,理科排名全省前130名都有望被北大錄取。
“事實上,北大并不只對狀元感興趣。”蘇少華表示,很多人以為全省前50名才是北大考察的對象,但實際上在往年的錄取和學生入學表現看,廣東高考排名前200~300名的學生在北大同樣學得很好,“有的還年年第一,相對來說,狀元入校后并不具有特別突出的優勢。”
七成尖子想報北大經管類
據悉,今年北大的招生錄取工作實行“零風險、零調劑”方式。招生部門先與符合北大錄取標準的考生進行電話溝通,考察考生的專業意向,經過協調后,雙方若就專業問題達成一致,考生在填報志愿時,填報此專業,即可成功被北大錄取。
蘇少華告訴記者,“為吸引高分考生報考,北大許諾可以任選專業,但從目前摸底情況來看,七成以上的尖子生都想報經管類,招生老師很難辦。”金融類專業在很多人眼里是熱門專業,但在“行家”眼里卻并非適合每個學生。
“在填報志愿前,沒有和考生取得聯系,或雙方在報考專業上沒有達成一致,考生被其所選專業錄取的可能性會很小。”
尖子生報考最高獎5萬
今年包括狀元在內的尖子生報考北大最高可得五萬元獎金。這幾年尖子生爭奪戰越來越激烈,有媒體報道清華大學以8萬元重獎吸引高分生,朱志明解釋,其實這8萬獎金中僅4萬是清華大學新生獎學金,另4萬是學院獎學金。
蘇少華對重金“砸”高分考生的做法頗有異議。他說:“北大從來不搶狀元。通過重獎來吸引考生沒意思,從這幾年對考上北大的廣州學生追蹤來看,四年學習畢業,如果想出國的基本都拿到國外名校的全額獎學金,這筆獎學金可比眼前省四年學費含金量要高多了。”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