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當心考前焦慮癥變成考后憂郁癥
高考結束,考生卸下包袱,家長也松了一口氣。但是記者從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心理精神門診了解到,該院去年曾接診到多例考后發生心理問題的考生和家長。醫生指出,考生和家長要注意考后的心理調節。
據該院心理精神門診牟曉冬心理醫師介紹,對考生而言,高考結束后往往會出現兩種極端的現象,一種是過度放縱,還有一種就是情緒低落。去年高考后就接診到一位考生,因為沒有達到預期的理想值,考后連續五天躺在床上,不起床,不愿意和家人說話,起初家人只是以為情緒不好,可是后來該考生變得越來越憂郁,甚至出現了心慌、胸悶等癥狀,來醫院后被診斷為憂郁癥。
除了考生,家長也會出現不良心理情緒,有的也會發生憂郁癥。牟曉冬心理醫師告訴記者,門診也曾接診到這樣的家長,認為孩子沒考好是自己的責任,而變得嚴重憂郁。
醫生建議,要當心考前的焦慮癥變成考后憂郁癥。考生要正確看待高考,不要把高考的成敗看得過重,懂得“榜上無名,腳下有路”的道理。家長要扮演傾聽者的角色,不要過多地語言刺激,安靜地傾聽孩子的傾訴,讓他們把心里的壓力說出來。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