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高中名校借分校狂招高考復讀生
故意混淆分校本校
公開招收復讀生
7月1日,記者來到河南省級示范性高中商丘市第一高級中學。在該校大門上方,記者看到,掛著巨大的“熱烈祝賀我校2010年高考成績奪取全市‘八連冠’”的橫幅,大門兩邊則分別掛著慶賀該校學生在高考中文理科奪冠的條幅。
在該校大門前空地兩側,兩幅3米多高、7米多寬的巨大宣傳板同樣非常醒目,內容為該校2009年被重點大學錄取的學生名單和2009年及往年被清華、北大錄取學生的簡介。而這兩塊宣傳板從2009年8月記者采訪時就豎立在那里。
在該校巨大的宣傳板旁邊,兩塊小的宣傳展板同樣引人注目:上面公布的正是該校今年高考本科上線率情況和分數超過重點大學分數線的學生名單和成績。
在該校校門口右側的大樓樓頂,掛著巨大的“商丘一高分校復讀生招生報名處”的條幅。記者以復讀生的名義進行暗訪,該校一名教師說:“教復讀班的老師都是一高的老師,高考成績在三本線以上的分5個層次交錢,最高4500元。三本線以下每降10分加收2000元,像理科414分就是10500元。”
在該校向社會散發的《商丘一高分校2010年復讀生招生啟事》中,明確開出了“免復讀費、學費、住宿費、補課費、書費、資料費等費用,免費住高檔公寓、提供生活補助、發獎學金、考中省市狀元重獎”等條件,鼓動可被大學錄取的高分考生回流復讀。并且,在該宣傳單的正文中,通篇使用的都是“商丘一高”的名稱,宣傳的考試成績也全都是商丘一高的成績。
商丘一高一名高三教師向記者透露,該校本部大門口宣傳欄中公布的2009年考入清華、北大的12名學生中,有一半都是分校的復讀生。今年該校大門上宣傳的4名文理科狀元中,除一人外其他三人也都是復讀生。此外,該校分校現有的600多名教師中,有一半教師都是拿財政工資的公辦教師。在學校的管理中,一高和分校實際上是“兩塊牌子,一套人馬”,分校根本就不獨立。
故意將分校和本校混為一談,不讓社會認為分校是獨立辦學,以吸引同學和家長報考——這樣的情況在河南省級示范性高中商丘二高同樣存在。
今年5月,記者在商丘二高分校(又名商丘華僑良浩高中)采訪時,兩名正在上自習的復讀生告訴記者:“復讀班老師都是二高本校的,應屆高三學生也在這個校區上課。”7月1日,記者在商丘二高本校采訪,該校多名學生和校門口的門衛再次向記者表示:“這個校區沒有高三學生,應屆高三和復讀生都在新校區上課。”
那新校區和分校是什么關系呢?記者在二高分校大門口的一個巨大的宣傳板上找到了答案。在這塊介紹學校發展過程的宣傳板中,通篇將分校校園稱為“新校區”,但在記者去年采訪報道之后,該校又用了一塊補丁,將新校區的“新”字貼上,變成了“分校區”。但是,由于下面一個補丁脫落,又露出了“新校區”的真面目。
該校一位教師向記者透露,該校目前已經做好了招收復讀生的一切準備工作。部分學生也向記者表示,已經接到了學校老師要他們回校復讀的電話。
對此,商丘市教育局一位退休干部對記者說,商丘一高分校和二高分校校園雖然與本校獨立,但是多年以來都是混合編班,分校教師不少都是拿財政工資的公辦教師,根本不符合法律法規要求的“五獨立”要求,屬于明顯的假分校。兩所學校平時招生和宣傳時,都向社會宣傳“分校和本校是一家”,而在應付有關部門檢查時,才拿出分校的牌子來應付。
記者致電商丘一高和商丘二高的校長聯系采訪,兩所學校的校長都沒有回復。后來,兩所學校的辦公室主任通過電話與記者聯絡,但除了口頭表示“分校完全獨立”之外,沒有就記者的其他提問進行解釋,也沒有提供任何書面證明材料。
記者到商丘市教育局聯系采訪,該局辦公室一聽是記者采訪,就告知門衛:“告訴他們找不到人,不要讓他們進來。”
市教育局公開承認分校不獨立
但仍同意其招收復讀班
在河南省駐馬店市,記者采訪了解到的情況更加令人吃驚:該市教育局在向該市信訪局的回復中,公開承認駐馬店高中分校不符合教育部和省教育廳規定的“五獨立”的要求。雖然處理意見多次被市信訪局撤銷,但是仍表示支持駐馬店高中公開招收復讀生。
2009年7月22日,數名駐馬店民辦學校負責人到該市信訪局,反映省級示范性高中駐馬店高中“違規辦班,招收高價復習生”等問題。該市信訪局的文件顯示,2009年9月3日,市教育局對此解釋稱:駐馬店高中分校“是一所由省教育廳批準的‘國有民辦’學校,管理招生均按照民辦學校的體制運行”。隨后,在引用《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關于民辦學校課程標準、選用教材的規定后,市教育局表示:“參照以上兩條規定,駐馬店高中分校招收了補習班。”
“市教育局承認駐馬店高中分校的民辦性質,卻對《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中核心的‘五獨立’避而不談,引用無關痛癢的規定糊弄人。”一位民辦學校負責人對此非常氣憤,明確表示不同意教育局的處理意見。
2009年10月27日,駐馬店市信訪局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調查認為:“市教育局應進一步查清駐馬店市高中分校的性質(法人及教師的身份歸屬、人員經費來源、學校的資產情況等)”,撤銷了市教育局處理意見。
2009年12月22日,駐馬店市教育局再次向市信訪局作出處理意見。此次,市教育局又稱:“(駐馬店高中分校)教師一部分是國家正規教師,一部分是招聘教師。人員的經費來源一部分是財政劃撥,一部分是自籌;學校的資產是國有。分校在民政部門或工商部門的法人登記證明正在辦理中”;“我們認為,駐馬店高中分校招收補習班不違反有關規定,同意其做法。”
對此,一位民辦學校負責人說:“市教育局的第二次處理意見,等于公開承認駐馬店高中分校沒有達到‘五獨立’中的財政、師資獨立,屬于違法分校,卻仍然同意駐馬店高中分校招生、招收復讀生,實在是太荒唐了!”
對此,今年5月10日,駐馬店市人民政府信訪事項復查復核委員會在信訪文件中表示:國家明確要求高中分校應該依法做到“五獨立”,河南省教育廳也明確要求公辦高中分校達不到“五獨立”要堅決停止招生,因此,駐馬店高中分校在沒有達到相關法律要求的情況下招生,并且大量招收復讀生,明顯違反了法律法規,遂再次撤銷了市教育局的處理意見。
記者到駐馬店市民政局采訪證實,駐馬店高中分校至今未取得合法的“民辦非企業法人資格證”,至今不具備獨立的法人資格。
就在這樣的情況下,7月1日,駐馬店高中在本校大門口設立了復讀班報名點,以分校的名義大肆招收復讀生,還對外公布了分校9個復讀班教師的名單。而該校公布的復讀班教師名單中,多數教師都是駐馬店高中的公辦教師。
假分校的監管為何形同虛設
河南省2010年高考報名人數為95.24萬人,雖然比去年減少了6666人,但規模仍為全國第一。其中,往屆復讀生達29.4萬人,占30.9%,比例之高,也是全國之最。
29.4萬讀了4年甚至5年6年高中的復讀生,與讀了3年的高中應屆生同場競技,應屆生還能夠搶到多少大學指標可想而知。因受復讀生擠占而沒有考上大學的應屆生怎么辦?他們要么選擇放棄,要么被逼進入復讀行列,再去爭搶應屬于應屆生的大學指標。
如此,復讀只能成為一場永無止境的惡性循環。對此,河南省教育廳廳長蔣篤運也曾明確提出:“公辦普通高中舉辦復讀班的主要危害:一是占用了有限的教育資源,影響更多的初中畢業生就讀普通高中;二是已被高等學校錄取的高中畢業生回流復讀,相對剝奪了其他考生的錄取機會;三是一些普通高中大量招收復讀生,在某種程度上對片面追求升學率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國家不允許公辦高中招收復讀生,一些公辦高中就以分校的名義招收復讀生。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如果公辦高中分校真正做到“獨立”,具備獨立的校園,具有獨立的法人資格,實行獨立的人事管理和經費核算,進行獨立的教學管理,其招收復讀生也合法合規。但是,現在最核心的問題卻是:一方面,大多數分校不能也不愿真正做到“四獨立”;另一方面,當地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門,對這些無法獨立的假分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甚至是像駐馬店市教育局一樣有意偏袒,使國家的禁令變成一紙空文。
作為主管單位的基層教育部門為什么對假分校不管不問,甚至有意偏袒?對此,一位教育界資深人士分析認為,一方面,辦分校的公辦高中的校長一般都是教育局的領導成員,監管單位與被監管學校之間本身就是“哥哥管兄弟”,具體實施監管職能的教育局的相關科室與被監管學校之間甚至是“侄子管叔叔”,監管形同虛設;另一方面,假分校的開辦,本身就是為了減輕當地政府教育支出壓力,如果假分校被清理規范,原來通過高收費支付的數百萬甚至數千萬元的教育支出,必將改由政府財政支付。因此,如果省級政府和省級教育部門不硬起手腕、下大力氣進行監管和處罰,期望基層政府和基層教育部門對當地假分校履行監管職能,無異于與虎謀皮。
公辦高中假分校五大危害
近日,一名在教育系統工作20多年的退休老干部致信本報記者,深刻分析了公辦高中假分校目前存在的危害。
在信中,他認為,在高額經濟利益的驅動下,分校從一開始就是本部的“連體兄弟”,在教學管理、教師任課、財務管路、招生及學生管理,甚至校園及教學基本設施、設備等各方面,二者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危害之一 這些嚴重違背國家有關“四獨立”要求的假分校,有意混淆總校和分校,使社會和家長分不清哪個是本部,哪個是分校,從而使大量學生沖著名校來,交的是高學費,入的是分校,進的是大班,加重了學生和家長的經濟負擔,數千元甚至萬余元的學費令相當一部分農村孩子家庭傾家蕩產,為“入學難,上學貴”推波助瀾。
危害之二 這些以名校分校名義舉辦的假分校,造成本就匱乏的公辦學校固定教育資產的嚴重流失,而這種流失又是無法統計,無人心疼的流失。
危害之三 這部分假分校,由于法人不獨立,對外不能承擔法律責任。遇到好事、提高待遇、分發福利等,人人爭著上;一旦遇到需承擔或追究責任之事,人人都躲,責任由“名校”攬下,最終由政府承擔。
危害之四 這些打著名校名義舉辦的假分校,披著省、市級示范性高中的外衣,無計劃、無限制地盲目擴大規模,嚴重干擾了地方正常的教學秩序。不僅造成了對其他合法學校的不公,也使地方教育行政部門管理“失能”、“失靈”、“失職”、“失控”。
危害之五 假分校的違規辦學忽視了校本部學生,擠占了本應教他們的優秀教師,擠占了本應由他們享用的公辦教育設施,剝奪了他們本應活動的場地和校園,形成了學校內部新的不公平、不公正,也形成了一個地方學校之間的不公平、不公正。
(責任編輯:蘇婧)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