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科二批出現“生源荒” 高校面臨“淘汰賽”(2)
在今年的招生中,青島大學的中外合作辦學計劃中,本科三批。錄取學生中不乏高分考生,文科錄取最高分620分。
與中外合作辦學中本科三批“熱”相反的,則是專科二批的“冷”。直到專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結束,駐青高校中完全完成中外合作招生計劃的也就青島大學、青島理工大學和青島理工大學等幾所。甚至連中外合作辦學口碑一向不錯的青島科技大學,也在第二次征集志愿時 ,把一部分中外合作辦學專業的計劃轉到了高密校區的普通專科計劃上,結果這部分計劃錄取還不錯。
原因 考慮花錢買學上“值不值”
為何本科三批和專科二批招生“冷熱兩重天”,不少專家道出了部分原因。島城一名高校的招生負責人告訴記者,中外合作辦學的學費很高,吸引考生和家長報名的原因,只為了能拿個好一點學校的本科文憑。
“在我看來,很多學生報考中外合作辦學并非真心,只不過是花錢買個學上,如果花高價買個本科自然大部分人都會覺得比較值,但如果花幾乎同樣的價錢買來個‘專科’,很多人都會打退堂鼓,畢竟在國內,怎么樣還混不到個專科學歷?干嗎要花大價錢。”此外,該負責人進一步分析,目前國家擴招的力度如此之大,再過一兩年考學將普遍容易,“花大價錢買個文憑”就沒有必要了,如此一來,中外合作辦學的生源將更成問題。
建議 辦出特色才能走得更遠
那么 ,島城的中外合作辦學將何去何從?又該從哪些方面入手提高呢?
“中外合作辦學既要有自己的特色,又要結合中外教育的特色。一不小心就會落入俗套中去,成為教育界的實驗品。”談到中外合作辦學發展的未來,青島理工大學琴島學院趙院長認為,想要提高招生質量,就不得不設立“門檻兒”。因此,各個院校在招生中還要努力辦出自己的特色和口碑。結合外國教育的同時,也要把自身的特點融入進去,此外還要積極關注畢業生的就業率和就業質量。
此外,青島大學招生辦負責人肖江南認為,中外合作辦學項目一方面適應了國家對國際化人才的需求,另一方面可以指導學校加大引進外國優質教育資源的力度,借鑒外方在學科專業設置、課程體系改革、教學內容更新、人才培養模式及辦學辦校理念創新等方面的有益經驗,推動高等教育的國際交流。
(責任編輯:王燁)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