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歲神童高考566分 未填二本志愿可能落榜
10歲山東男孩蘇劉溢在今年的高考中一舉成名,作為全國最小的考生,他考了566分。當地多所高校向他拋出橄欖枝,但學生家長看中南方科技大學(下稱南科大)的辦學理念,已來該校參加面試。正在北京為學校爭取 “準生證”和招生權的南科大校長朱清時表示,招生方案一旦獲批,就會錄取蘇劉溢。
“學校的招生資格還沒有批下來,教育部一直沒有形成統一的意見。”昨日,再次致電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得到這樣的答復,而這對非常向往去南科大讀書的、今年全國最小高考考生蘇劉溢來說,無疑是個“壞消息”。2010年山東高考本科錄取已于7月31日全部結束,因為沒有報考二本學校志愿,蘇劉溢很有可能陷入無大學上的窘境。
艱難尋訪“神童”生活很低調
7月初的泰安非常悶熱,走一會兒路就會汗流浹背,像在洗免費桑拿。山東省高考成績公布后,這座泰山腳下的小城出了一個叫蘇劉溢的“全國最小高考生”,年僅10歲卻考了566分,雖然沒有達到山東省一本錄取分數,也足夠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在很多人眼中,蘇劉溢是一個“神童”。人們好奇這個年紀如此小的男孩究竟“神”在哪里,還有不少人為他的未來表示擔憂。
蘇劉溢的媽媽劉欣欣的電話在近十次“您撥打的電話正在通話中”之后,終于打通了。劉欣欣用無奈的語氣說,最近包括《中國教育報》、齊魯電視臺在內的很多媒體都找到她,希望采訪蘇劉溢,都被她婉拒了。
盡管對采訪如此抗拒,劉欣欣始終沒有主動掛斷電話,還簡單地介紹了蘇劉溢的受教育過程,她一再聲稱“孩子根本不是什么神童,可能只是比普通孩子聰明了一些,我們更早地注意到了對孩子智力的開發”。
對于提出的“直接對話蘇劉溢”的采訪請求,劉欣欣沉默幾秒鐘后,還是拒絕了。此后,又聯系到曾在沈陽讀過大學的蘇父,被告知孩子現在不方便接受任何采訪。
成長背景“神童”學習很快樂
在多方打聽到蘇劉溢的家里住址,試圖從外圍拼湊出“神童”的生活狀態,但鄰居卻表示還是從媒體報道中知道原來身邊住著一位“神童”,而正在樓下玩鬧的幾個男孩更是說“就見過蘇劉溢一次,他從不跟我們玩。”一直等到晚上7點,蘇劉溢家的燈也沒有亮起。
在蘇劉溢的教育問題上,劉欣欣是主角,蘇父很少參與。劉欣欣說,她在蘇劉溢很小的時候,就注意到他有語言天賦,識字也很快。于是她和丈夫便一直用興趣來引導孩子學習。
三天小學、一年初中、一個多月高中,這就是蘇劉溢高考前的在校學習經歷,這樣的升學速度也是劉欣欣沒有想到的。“孩子總是告訴我,學校的教學進程太慢了,希望學到新的知識。”
“神童”不神他沒有超常記憶力
蘇劉溢8歲的時候,進入了泰山博文中學。7月7日,來到這所對蘇劉溢非常有意義的中學。
博文中學的校長王沖在辦公室接受了采訪。王沖坦言,當蘇劉溢被媽媽剛帶到他面前時,他十分懷疑這個本該上二年級的孩子能否讀初中,“為了測試一下他的功底,當場拿出一篇800字古文讓他讀,結果他很流暢地讀了下來。當時很吃驚,又找來一位數學老師對他進行測試,結果數學老師測完回來跟我說,‘校長啊,這孩子了不得,高中才講的三維幾何知識都知道’。”
蘇劉溢就這樣被博文中學破格錄取了,之后學校又特別針對他制定了一套“個性化教育”方案,專門找來優秀的退休教師對蘇劉溢進行單獨輔導,而這使得蘇劉溢的學習提高的更快了。
然而,這一切,在劉欣欣看來,并不能說明蘇劉溢就是一個“神童”。“孩子并沒有超常的記憶力,很多知識也要多看幾遍才能記住,而且他的文科知識還欠缺很多,他只是把學習當成了愛好,才有今天的成績。”
“神童”效應蘇劉溢能復制嗎
“這幾天,有幾個孩子的家長帶著讀小學三、四年級的孩子來找我,希望學校可以錄取孩子讀初中,他們覺得自己的孩子也像蘇劉溢一樣聰明愛學習,也想讓孩子早點考大學。”博文中學校長王沖的一席話顯示出“神童”旋風已然刮起,有越刮越猛之勢,因為已經有很多家長渴望將孩子復制成“蘇劉溢”了。
還在北京為學校爭取“準生證”和招生權的南科大校長朱清時也在電話中答復稱,校方對蘇劉溢的測試結果比較滿意,愿意接收他就讀,同時也覺得蘇劉溢的知識面還不夠寬,需要較為系統的學習。朱清時感慨,“出了一個蘇劉溢不容易,要想培養好他更不容易。”
在他認為,蘇劉溢出現的并不容易,除了孩子本身具備的天賦之外,還要家長及早地發現孩子的興趣所在,做好引導和培養。當然,每個孩子都不同,家長盲目地去追求“復制”出另外一個蘇劉溢,別說很難,也未必適合自己的孩子,反而會弄巧成拙。
(責任編輯:張麗瑩)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