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學習壓力大 體能素質整體下降
如火如荼的高校自主招生“掐尖”大戰正在上演,清華大學宣布,今年自招復試中將首次增加體育測試。而近日,山東省也表示從明年開始該省高考將增加對考生身體素質的考查,考查辦法將借鑒現行的中考體育模式。
在廣州,青少年體質健康狀況同樣不容樂觀,而且年級越高運動越少。專家建議,體育鍛煉應長期堅持,尤其是高三考生加強鍛煉還可以提高學習效率。
高三學生體力最差
據悉,體質測試是今年清華大學自主招生新添項目,包括身高、體重、肺活量、握力、臺階運動試驗及立定跳遠6個項目,作為今年清華自主選拔復試的創新之一,體質測試著重考察學生的基礎身體素質而非專業運動水平。
“高中生的運動量主要是靠體育課維持,回家后幾乎不動。”洛溪中學的陳老師坦言。目前,高中生普遍存在體力差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心肺功能水平下降,以及力量減退上。“一跑就氣喘吁吁,就體能來說,比以往的學生差了好多。三個年級就屬高三學生體力最差。”陳老師說,在高一、高二兩個年級,學生課業負擔相對較輕,男生參與課外活動的時間較多,女生較少。但是一升入高三,由于面臨升學重壓,學生的運動量大幅減少。
根據2010年我國國民體質監測結果,我國青少年學生體能素質整體下降。2005年與1995年相比,學生的柔韌性、爆發力、肌力、耐力、肺活量均呈下降趨勢。其中,體能素質中的速度素質、力量素質已連續10年下降,耐力素質已連續20年下降。2009年,廣東省委、省政府出臺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意見指出廣東青少年身體素質也面臨著嚴峻挑戰,集中表現為青少年耐力等體能指標持續下降,視力不良率居高不下,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顯增加,部分農村青少年營養狀況亟待改善。
適當鍛煉有利調節情緒
專家表示,長期以來大家對體育鍛煉有種誤解,認為僅僅就是活動一下身體,不必急于一時。廣州體育學院的張老師說,體育鍛煉是人體最徹底的代謝形式,是一種科學有效調節考前狀態的好方法。適當的鍛煉不僅有利于學生消除疲勞,而且還能幫助學生調節情緒,改善心理狀態,整體上會使復習更有成效。
“一周運動2~3次、一次30分鐘、中等強度的鍛煉會比較合適。”育才中學的王老師表示,尤其是高三考生在每學習一兩個小時后,可起身小小活動一下。
廣州越秀外國語學校校長趙衛平認為,在中小學階段,青少年就應該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單純靠體育課鍛煉肯定不夠,還要靠家長周末帶孩子去運動,慢跑、打球都是比較好的方式。”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