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緣考生:如何抉擇志愿
「育路教育網閱讀提示」
人們常用“進退兩難”來形容不知道如何選擇,然而,只要細細分析,明確自己的想法,無論是“進”,還是“退”,都可能收獲自己想要的精彩。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有一些考生容易遭遇“進退兩難”的處境,特別是那些位于某些批次線上0~10分的考生,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分數讓他們常常陷入選擇的困境,在填報志愿時,往往會疑問多多。但是,進一步可能柳暗花明,退一步也會海闊天空,邊緣考生該如何填志愿,本文就結合案例對這一難題進行破解。
身份識別
這里定義的邊緣考生,指的是那些位于各個批次的低分段考生,為了更加明確和細化,這里把低分定位為高于所在批次0~10分的考生。他們的分數決定了他們的位置是位于某一個批次的邊緣。
處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是這類邊緣考生的典型特征,相對于所在批次中,高分數段的考生來說,他們的成績沒有優勢,屬于“比上不足”;而相對于大量低一批次的考生來說,他們又能居于上一個批次,則又是“比下有余”。
有人可能會說:這有什么為難的,在哪個批次就選哪個批次的院校或專業唄!然而,在上一批次沒優勢的分數很可能不能被自己填報的高校錄取,就算錄取也不能錄取到自己想讀的專業。很多邊緣考生就陷入了選上一批次的院校,還是下一批次的專業的選擇之中,特別是成績只超過本三批次的邊緣考生來說,居于上一個批次就是本科,而下一個批次就變成了專科。于是,到底是選自己成績所在批次,還是利用分數優勢選下一個批次,就成了這些邊緣考生最頭疼的問題。
志愿策略
在每年的高考志愿填報中,邊緣考生一般都會產生,是在所在批次選擇一般院校呢?還是降低一個批次就讀于下一個批次“較好學校”和“較好專業”這樣的疑問!甚至會糾結不清,郁悶連連。然而,只要考生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不追逐熱門學校和熱門專業,合理定位自己的志愿期望值,就可能爭取較大的回旋空間,使志愿填報有一個好的結果。
1.明確定位。邊緣考生填志愿,更需要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定位,即自己在綜合考慮了各方面情況后所作的決定,一定不要猶豫不絕。如果決定上自己成績所在的批次,除了參考近些年錄取平均分位于此分數段的高校外,還要積極參考一些可以為自己增加被錄取幾率的政策,如一些農林院校對報考學校農林專業的考生會有一定程度的加分。此外,文理科考生還可以選擇優勢偏相反學科的院校,如文科考生選擇偏理工的高校,理科考生選擇偏文科的高校。如果舍棄自己分數所在的批次,退一步選擇下一個批次的話,也不要完全放棄上一批次志愿的填報,可以擬定幾所近些年錄取平均分與省控線差值與自己分數與省控線差值相近的高校,選擇自己較感興趣的專業。再把重點放在下一個批次,一定要選擇自己分數較有優勢的高校。因為就目前而言,很多位于下一批次的熱門高校,其優勢專業錄取分數常常超過上一批次線10分,或者20分。如果邊緣考生以為只要自己退入下一批次,就能被自己喜歡的任何院校和專業錄取,那就大錯特錯了。
2.綜合分析。當邊緣考生分析自己的情況時,一定要盡可能多地參考較全面的因素。選擇上一個批次對自己有哪些好處,又會承擔哪些風險;選擇下一批次是不是一定就能被喜歡的院校和專業錄取等情況。以下,就根據幾個不同批次的邊緣考生,來說說不同的邊緣考生需關注的問題。
位于一本批次上的邊緣考生,由于分數沒有較大的優勢,很可能會被位置較偏遠或者專業不熱門的院校錄取,但大多數位于本一批次招生的院校都是“211工程”院校或辦學實力較強的綜合性院校,有較多的繼續深造的機會。如果退一步選擇一所熱門的在二本批次招生的院校的話,有可能被熱門專業錄取,大學所在的城市位置也較好,經濟多樣化,更有利于畢業后留在學校所在地就業。
位于三本批次上的邊緣考生,“進”一步選擇三本院校,畢業時獲得的是本科文憑,而且很多獨立學院會邀請母體高校的老師來授課,可以享受到更高水平的教育資源,但獨立學院的學費又較為昂貴。“退”一步選擇一所高職(專科)院校的話,對學費的擔憂就少了,雖然文憑是專科的,但也有機會升本,雖然比直接讀本科要多一年左右的時間。
當考生對“進”“退”選擇的優勢一一對比后,再結合自己的意愿,相信就能很快為自己擬定一個滿意的志愿。
志愿實戰
以下我們就結合實戰案例,以高出一本批次0~10分的考生志愿填報中的定位與策略,做一番梳理,想必一定會對你的志愿會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一般而言,在每年高出一本線0~10分的眾多考生中,在志愿填報中都會面臨這樣的選擇:如果想在一本批次確定自己的志愿,就只能選擇位置偏僻的一般院校中的一般專業,但是可以獲得一個上一本院校的名分。但是如果退一步降低一個批次在二本做文章,就可以選擇相對熱門的二本院校。這樣聽起來好像不太順耳,畢竟一本的分數卻上了個二本院校。不過這要因人而異,看你怎么想,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判斷標準,以下筆者就結合位于一本線上的一進一退兩個案例,看看他們是如何妥善處理這一問題的,看后你也許會從中受到某種啟發。
案例一:“進”一步,全面發展,就業軟著陸
已經畢業的文史類考生小王,現就職于一所獨立學院的圖書館。說起當年報志愿,她仍然比較滿意。
小王當年的分數剛剛超過一本線10分。在志愿填報時,雖然還沒決定上哪所大學,但希望還是一所一本招生的院校。當老師向小王推薦湘潭大學圖書館學時,周圍很多人都說該所大學不怎么出名,圖書館學專業更是冷門。老師仔細幫小王分析:首先,湘潭大學是一所準“211工程”院校,學校實力并不弱;其次當時湘潭大學湖南高校中唯一一所開設圖書館學專業的高校,圖書館學專業雖然看起來不那么熱門,但歷年的就業情況還比較令人滿意;再次,湘潭大學圖書館學近幾年在她所在省的錄取分數與省控線差值都在10以內,比較保險。經過一番思考,小王把湘潭大學設為第一志愿,圖書館學專業為第一志愿,結果順利被錄取。
進入該專業學習后,小王發展圖書館學并不如她想象中那樣只是簡單地將書刊整理,而是與計算機信息密切結合中,這對于喜歡數學的小王來說無疑是一個驚喜,對專業的學習也特別有興趣,還刊發了幾篇與圖書館學相關的學術論文。更借著湘潭大學的平臺,在本科學習階段,她還到湘西農村支教、參與各種各樣的活動,個人能力更得到提升。畢業時,憑著深厚的專業素養和能力,小王被一所獨立學院的圖書館錄用。
案例二:退一“步”,實現專業學校雙贏
陜西省理工類考生小付物理很好,想報考電力方面的專業,高三時最理想上的大學是華北電力大學。按照華北電力大學往年錄取分數的分析,高出一本線30分以上被錄取的機會才比較大。可是高考的結果卻大大地打擊了小付:只高出一本線9分,這個分數不僅使得志愿填報變得撲朔迷離起來,而且也可能使得自己的升學理想泡湯!可是分數再尷尬也得填志愿啊,說什么也不想補習了!
于是,他和母親開始為志愿填報做準備,在分析了往年的錄取情況后他們發現,選擇華北電力大學是“命懸一線”。但是如果執意在一本批次選學校,按照自己的分數一比照,心涼了半截:要么是位置偏僻的學校,要么是農林院校,不僅選擇的余地很小,而且專業也根本無法保證。通過資料的搜集,小付明白以自己的分數,上一本理想的高校和專業是沒什么指望了,不如退一步海闊天空,選擇一所二本。
在隨后的志愿填報中,小付準備仍填報華北電力大學幾個自己比較感興趣的專業,但不服從專業調劑,把重心放在二本院校的強勢專業上。經過反復比較,東北電力大學成為小付二本院校中的首選。首先這所院校也與電力相關,其次自己的分數與這所院校往年的錄取分數比還較有優勢。最后,未被華北電力大學錄取是意料之中,但二本志愿卻沒有讓小付失望。他如愿被東北電力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錄取。小付覺得很滿意,雖然自己最終上了二本院校,但是讀到了自己喜歡的專業,也算是比較圓滿。
志愿點撥
看了小王和小付的故事后,很多考生不明白了,這各有各的好處,到底該怎么選擇呢?其實,志愿,最終要與自己的特長、興趣、個性等聯系起來,沒有志愿“萬靈丹”,只要適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但一定要明確自己的定位,再全面分析自己的優劣,力圖填出自己最滿意的志愿。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