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志愿:學業早規劃 發展得先機(一)
第一節 高三升學,規劃先行
新學期開始,又有一批莘莘學子踏上了高三的旅程。在這段人生的激流險灘中,何以成功地走向彼岸?我們認為,這不僅在于艱苦地努力,更在于明智地抉擇。
近年來,隨著社會經濟的進步及教育體制改革的深化,高考已經今非昔比。它不再具有一考定終身的神奇魔力。如果誰還想著考上大學就可以包當國家干部,進而享有優越的社會地位及豐厚的薪水,那一定桃源中人,無論魏晉了,F實是,當今的大學畢業生,如果能順利地找到一份普通工作,已是相當不容易了;如果能再進一步,找到與自己的教育投入相匹配的工作,則是相當地幸運了;而如果能再進兩步;找到與自己的興趣、天賦、教育投入等相統一的職業的,則更是鳳毛麟角。落淚是金,在這嚴酷的現實面前,有多少的希望化為泡影,有多少的父母愁腸百結,有多少的學子徹夜難眠……。其實,目前的困境很大程度上緣于我們的觀念,當年高三升學時,只是想著考一所好大學,所謂能上一本決不上二本,能上本科決不上專科等等,然而對專業的選擇卻相當地麻木和隨大流,其結果到大學后才發現自己對所選的專業沒興趣,或者前景暗淡,如此渾渾噩噩地度過四年,怎能不陷入畢業就失業的困境?而有些明智的家長及學生,懂得在人生關口的正確選擇,他們在學業規劃的基礎上通過科學地升學決策考入了合適的專業及學校,進而在大學畢業后獲得了與教育投入、自身期望相一致的職業,并以此為基礎,步步為營地向自己的職業理想前進?梢,選擇有時候比努力更重要!
那么作為后來者,新一屆的高三學生,為了避免重蹈覆轍,最重要的是要知道如何規避未來的風險,即如何找到一條從現實學業通往理想職業的道路,而不是走到中途才發現此路不通,并且在這條道路上我們所花費的成本最低。尋找這條道路的過程,我們稱其為學業規劃。學業規劃的具體內容是指:為了提高求學者的人生職業(事業)發展效率,而其對與之相關的學業所進行的籌劃和安排。具體來講,是指在求學者完成文化啟蒙階段的學習以后,也就是在決定其職業發展方向的源頭上(一般為初中畢業),通過對求學者的自身特點(性格特點、能力特點)和未來社會需要的深入分析、正確認識,確定其人生階段性事業(職業)目標,進而確定學業路線(專業和學校),然后結合求學者的實際情況(經濟條件、工作生活現狀、家庭情況等等)制定學業發展計劃,以確保用最小的求學成本(時間、精力、資金等)獲得階段性職業目標所必需的素質和能力的過程。換言之,就是通過解決求學者學什么、怎么學、什么時候學、在哪里學等問題,以確保用最小的求學成本(時間、精力和資金)通過學習成長為滿足階段性職業目標要求的合格人才,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求學者的人生職業(事業)發展效率,并實現個人的可持續發展。
人在高三,有著太多的希望和誘惑。上學期就要開始的藝體特長生考試、自主招生考試、藝體類專業報名等等,參加還是不參加?參加哪所學校?報什么專業?都讓高三家長及學生頗費躊躇。近幾年,很多家長甚至老師不都在抱怨大學的自主招生讓很多學生疲于奔命?2009年元旦期間,有媒體披露,多所高校的自主招生測試密集進行,許多考生為了增加錄取到名校的砝碼,連續參加多所名校的考試,結果下來學生直呼吃不消,有人甚至感覺比高考還累。對此,有論者心疼考生、批評高校:自主招生不要折騰學生。其實,要我說,這一問題的主要責任并不在高校,而在于考生自身。因為他們的觀念還是立足于考上大學,而不是考上適合于自身發展的大學。于是,只要是所謂的名牌或者重點,都一股腦地報名考試,卻從不考慮這所學校是否合適于自己報考?如此,怎能不是自我折騰?反之,如果能深刻地認識到高考升學對于自身發展的長遠及戰略意義,明白了在學業規劃的基礎上,報考合適的專業及學校,那么面對林林總總的各類選拔及考試,我們或報考,或放棄,總有一個強大的理由支撐我們從容應對。
第二節 學業規劃的方法與步驟
1、學業規劃原則
通過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深切感受到,學業規劃對于學生個人發展有著重大的現實意義,那么怎樣進行學業規劃呢?
依筆者的研究,要進行學業規劃需要遵循以下諸原則:
1、 合法性原則。制定的學業規劃必須符合我國社會的道德法律體系。
2、 未來社會需要原則。確定的職業(事業)目標要符合未來社會的需要,這是確保能順利就業的根本保證。
3、 因材就學原則。要根據學生的天賦、愛好、性格特點、能力特點選擇學業,這樣就能最大限度地發揮自身的潛力,從而獲得自身最大的就業競爭能力。
4、 學以致用原則。這能保證規劃主體以最高的效率實現成功就業。
5、 所愛、所長、所學、所用相結合原則。努力將人才成長主體的所學、所愛、所長及所用結合起來,這樣就能夠最為經濟高效地實現成功就業。
6、 投入產出原則。因為求學要付出經濟成本,于是怎樣以最小的經濟投入實現自身人才價值的最大化將是學生及其家長追求的目標之一。
7、 持續經營原則。不能讓自己陷于絕境,必須在保障基本生存的前提下實現發展,如果沒有必要的經濟條件,可以暫時放棄學業,通過自己打工或其他合理、合法的方式積累資金,待條件允許后再繼續學業。
8、 堅定科學的發展方向,靈活機動的戰略戰術,艱苦樸素的奮斗作風。
在學業規劃中只要從宏觀上把握了以上八點,其他就可以靈活處理。比如就貧困家庭子女而言,他在學業規劃時要根據自身的特點和社會的需要確定職業(事業)目標,進而確定學什么。至于什么時候學、怎么學、是否學一些權宜性的知識或技能等等則可以相機處理。現在經濟困難,我可以先打工掙錢,等經濟條件許可后再繼續學業。再則,你現在可以權宜性地學一些短、平、快的技術性項目,用這樣的技能先行工作,積累資金,待經濟條件許可后,再完成實現職業(事業)目標必需的學業。如果孩子太小,人生觀、價值觀尚未形成,也可在家休學一兩年,待其性格相對成熟后再決定外出打工或求學,也可邊打工邊求學等等。這些都可根據自身的具體情況靈活應對。另外,應該指出的是,初中畢業的學生年齡大多為十四五歲,還處于人生的懵懂階段,這就需要家庭、學校、社會給予他們更多的幫助,尤其是家長在幫助孩子籌劃未來時承擔更多的責任,以避免他們走彎路。
2、學業規劃決策的信息儲備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