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指導:高考前慢復習少做題(2)
放慢生活節奏,注意調整生物鐘
此外,適當放松也是必要的。雖然時間緊迫,但仍需保證每天7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體育鍛煉也不可少。一天到晚埋頭苦干弄得身心疲憊是不可取的,勞逸結合更有利于提高效率。要樹立一個觀念:休息是為了更好地學習。
考前最后一周,應注意調整生物鐘,生活起居、復習時間等盡量與高考接軌。一般早上復習語文和理綜或文綜、自選模塊等,下午復習數學和英語(論壇)。
考前三天,最好每門學科各做一套模擬試題,培養一下高考的感覺,但不必過于忙碌,因為題目是做不完的。此外,要遵循自己的復習節奏,盡量不受別人影響,不要總是患得患失。
低潮時,對自己說“盡力就好”
去年的高考經歷,讓我有一個很深的感受,一個人不能給自己太大的壓力,在低潮時對自己說一句話盡力就好。
高三那年,我的成績其實一直是大幅度下滑,由最開始年級前10前20,到后來前50前100.最后一次模擬考到現在還記憶猶新,掉到200多名,即使是高一的適應階段也沒有這么差過。當時整個人差點崩潰,想著這樣的成績怎么辦,坐在教室里看著書發呆。那天晚自習結束后,我就去操場上跑步,一直跑一直跑,開始還會胡思亂想,到后來腦中一片空白,什么也不想,只是機械地向前邁,到最后力氣全用完。
那時雖然累得喘不過氣,但真的很暢快,心里那些不甘、無措都像汗水蒸發了一般,大腦也終于不再一片混亂。是啊,只要我盡力了,像跑步那樣用盡最后一點力氣,在5年、10年以后回想起來,對自己說一聲無悔,那即使沒做好又如何呢。就是這樣想著,我的生活又回到了正常的軌跡。
至于家里,感覺和平時沒有什么大變化,父母也沒有為了不給我壓力,刻意回避一些高考話題,他們偶爾還會給我打打氣,也沒有因為我的成績有波動就去找班主任。
(顧婷杭二中畢業生、現為浙大醫學院大一學生)
過來人說點什么……
高考前的最后一個月,對很多人來說可能很特殊,但其實那只是高中生活的1/36.一所好的學校不僅傳授知識,還錘煉人的素質。在高考之前所要做的只是把這種無形的素質轉化為可被衡量的指標而已。
對于最后一個月的復習,就像在翻一本相冊,將一張張照片連成故事。將知識點綜合成一個體系。
考前的一個月與平時并沒有什么兩樣。食堂里的飯菜一樣可口,同學們的說笑一樣歡快,每天下午一樣的體育鍛煉。一切如常,我和同學仍會在吃晚飯前去打會籃球,弄得大汗淋漓才回來。我們一直認為學習與自己的興趣愛好并不矛盾,不存在所謂舍棄一者去追求另一者。在書桌前坐了一天,就是應該抽時間放松一下。
每次休息時間,我們班的同學都會到走廊上,看看遠處的山和近處的樓,談談生活和學習。可以說,在最后的沖刺時間,同學們的相互激勵和相互支持是我最大的動力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