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物理熱點:關于日本地震的2個考點
日本地震在全世界造成了重大影響,而其中的地震和核泄漏問題極可能成為2011高考物理的熱點,具體見下面的例題分析。
考點一:已知地震會產生橫波和縱波,橫波和縱波的傳播速度是不一樣的分別為v1,v2.其中縱波速度大一些。
例題:如果已經知道A接收到地震波動的時間差是t.那么發生地震的地點離A多遠?
考點二:鈾235在反應堆中,被中子射中,分裂為2-3個碎片(碎片為比鈾輕一些的原子),同時放出大概2-3個中子。
鈾235分裂后的碎片原子種類有200種之多,大部分的碎片,其原子質量差不多是鈾235原子質量的二分之一左右,也就是80~150之間。這中間就有碘131、銫137、氙133、氪88等等。
這些裂變產物首先是氣體,且都具有放射性,碘131和銫137的危害還比較大,如果攝入過多的碘131,會引起甲狀腺疾病。攝入過多的銫137會引起神經系統損傷。
例題:已經知道碘131的半衰期是8.3天。 如果事件發生25天后有1%的碘131經過大氣傳播到北京上空,經過降雨,落到地面的可能被人吸收的放射性碘元素是核泄露時候釋放的百分之多少?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