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卷高考作文命題預測
-----------------------------------------------------------
有關2011年北京卷高考命題預測的三點想法
(一)、 2011年高考作文命題,將會進一步講求開放與限定的命題技巧
新課程在注重高考作文命題限定性的同時,也非常注重命題要能夠給考生提供較為充分的自主性與開放性。北京卷在此一方面,做得十分出色。以2010年的命題為例,便可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是一組關系型的題目。認知關系,確認關系,這是此題對考生的核心限定。在巧妙而嚴謹的限定中,又蘊含著廣闊的開放性。因為“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同時又是兩個極富象征意義的形象,形象是間接地、模糊的,這便啟發考生該依據個性巧妙地賦予界定形象含義。“星空”意味著什么,為何要“仰望”,“仰望”這個動作與人的內心世界有怎樣的一種關系;何為“大地”,人腳踏上“大地”,這個動作與行為有何象征意義,“腳踏實地”對人類意味著什么……如此充分的展開空間,就為考生個性化的創作提供了充分的可能性。考生完全可以依托自我知識儲備和個人個性特征,巧妙賦予,個性展開。基于對北京卷2010年命題這樣的認識,我們不難推出,2011年北京卷在限定性與開放性的協調統一方面,將會做得更為出色。我們考生當充分利用好北京卷這樣的“努力”,展示個性才華,寫出發乎本心的考場佳篇。
(二)、 2011年高考作文命題,將會把“既恢弘大氣又貼近生活”的命題風范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
我們縱觀北京卷近些年的高考作文命題,不難看出北京卷始終在努力營求與堅持的一種命題風范,那便是既恢弘大氣又能夠緊緊地貼近生活,反映生活,表現生活。2010年,北京卷瑰麗奇異、斑斕多姿的星空與廣袤遼遠、厚德載物的大地以及與立于其間智慧多思、不斷求索的人構筑起了既富科學理性又滿含人文關懷的永恒哲學圖景。這是人類與天、地的核心構圖。可以說,這幅哲學圖景一直在影響著人,啟迪著人,感召著人。北京卷將這樣一幅永恒而富哲思的魅力畫卷納入命題,顯示出煌煌大氣,凜凜風度,顯示出了北京作為首都特有的命題風范。眾所周知,這個命題其實是基于生活,基于現實的。溫總理在近年來在視察高校時,多次對青年學生提出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的希望,最近的一次是在北京大學。2010年五四青年節,溫總理到北大看望大學生,在北大學生書畫研究會的書畫展室,當溫總理緩步走進來時,同學們都很興奮,大家都在想著應該給溫總理寫點什么,這時,學生書畫社社長、哲學系學生李丹琳想到了溫總理那首著名的詩歌《仰望星空》,隨即為溫總理書寫了“仰望星空”四個大字,溫總理看完大學生的書法作品后,微笑著說:“我和上四個字。”于是揮毫寫下“腳踏實地”四個蒼勁有力的大字。“仰望星空”和“腳踏實地”這八個大字,寄托著溫總理對青年大學生的殷切期望,既要有遠大理想、內心要有崇高的追求,同時也要踏實務實、從小事做起,戒驕戒躁。北京高考作文以此為題,具有很深遠的現實意義。2011年北京卷的作文命題一定會將會將“恢弘大氣與貼近生活”的命題風范發揮到一個新的高度。我們的備考也應該在這些方面做出充分的準備。
(三)、 2011年高考作文命題,“峭拔中見潺湲”的命題理念將會得到進一步深化
2010年“仰望星空與腳踏實地”的命題,既有知性又富感性,可謂情理兼長,峭拔中見潺湲。說其“峭拔”,那是因為這是一道關系類的作文題,除了題面上“星空”與“實地”的兩重關系之外,實際上題目還暗含了一種元素,那便是——人。天、地、人,三重關系彼此作用,構成多元動態結構。面對題目,考生需將顯性與隱形的關系協調好,這對考生的思維品質有一定的要求。注重思維品質的考查,是近些年高考命題的一貫呼聲。北京卷關注到了這一點,并且在此次命題中成功地進行了實踐。論其“潺湲”,是因為這樣的命題,便于各類考生充分發揮。知性的考生,結合圖景與二者之間的關系,可將文章開掘得透辟獨到,穎悟深邃,盡情展現自己思維的強度與力度。感性的考生,借助于這樣的一幅畫卷,描摹情景,透視畫面,抒寫自我靈轉跳脫、雋永綿長的拳拳心意。知性與感性和諧地交融交織,給予了考生豐沛而靈動的空間,讓眾多的考生,有了廣闊自由的馳縱空間與逞才余地。廣大考生把握了北京卷這一特征,在2011年的高考中,一定將會有更為出色的表現。面對“峭拔”,考生應該明確語言內里是思維,在寫作中,關注并進而注重強化自我思維品質,這是成功備考北京卷很重要的一條規律。面對“潺湲”,考生應該加強語言素養,良好的語言素養是我們面對作文題目從容應對的不二法則。良好的語言素養,是讓我們寫出健朗大氣、飽含情感的文字,而要杜絕那種做作忸怩、無病呻吟、故作高深、言之無物的文風。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