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清華高考狀元談英語學習秘籍

2011-05-24 09:31:37 來源:育路高考網

    朱坤(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學生,河南省高考文科狀元):

    英語很不容易學好,這是事實。這畢竟是一個與漢語迥乎不同的新語種,一般初學者總愛將漢語中的慣用語法移用到英語中,結果可能會造成很多笑話。對于學好英語,一般有兩種意見,一種是強調大量的記憶,認為在中國,英語至今不能算十分普及,是缺乏應用的土壤,因此主張多背多記,只有記熟了才能提高運用能力,這種意見不無道理;

    另一種并不注重記憶,注重于應用,認為只有運用,才能掌握,況且學習語言的目的就是為了運用。這種意見也有道理,如果能把這兩種做法結合起來,那就再好也沒有了。

    英語中的單詞,某些常用語法,常見句型是應該記住。一旦加以運用,印象就會更深刻。英語NMET試題無非如語文高考似的,分為基礎知識、閱讀、寫作三大塊,我覺得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是閱讀,150分中,它占了70分。由于基礎知識題多,而且分又小,一般不易拉開差距,而作文呢,只是簡單地寫幾句限定的話,只要盡量不出現或少出現語法錯誤就行,一般也不會有太大的分數懸殊。而閱讀題則不然,成績好的學生可能會達到60多分直至滿分,成績差的有可能只有十幾分、20多分,況且閱讀能力的提高又決非一日一夕之功,不經過大量的閱讀,是絕對得不到高分的。

    因此,我建議廣大考生在復習迎考時,一定要把閱讀放在第一位,不要由于它不易見效就心灰意冷而輕言放棄,你要有自信心,你要時時刻刻都應該覺得,我的閱讀能力一定會上去的,我的英語成績也一定會上去的。要多做些閱讀題,盡量對每一句話都讀懂讀透,讀懂其中很微妙的深藏的東西;碰到生僻的單詞也不要輕易去查找字典,以免養成懶惰的習慣。

    王龍(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學生,江西省高考理科狀元):

    復習英語,我認為應先把書細讀一遍,記下一些語言現象和老師抄的筆記,細到記住每個單詞,每個短語。英語高考題量很大,分數極輕,丟一兩道選擇題常常無關緊要。但也正是這里一分那里兩分的積累,才使其總分為150這么多的分數,正所謂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如果不重視一個個語法點、一個個詞和詞組,要想考好英語那是很難的。因此基礎在這里顯得尤為重要。一個人基礎具有穩定性,因而英語成績較穩定,一時難以提高,但也不易下降。這并不是說就不要復習英語了,因為強化訓練可以使你熟練,提高應試能力。

    胡湛智(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學生,貴州省高考理科狀元):

    英語科復習可能是大家傾注時間最多的科目,它和語文一樣,要靠平時的積累。如果你在一開始學至初中畢業都學得不錯,到了高中就會輕松得多。英語的功課如果欠了“債”,也不要急,要依照積累的規律循序漸進地加以提高,具體做法如下:

    首先,對老師上課復習的重要內容和例句等作較詳細的筆記,經常抽時間看筆記,把典型例句背下來。

    其次,將從初中到高中的書上的詞組、常用詞組、重要句型、重點詞的搭配用法等做一系統的整理,尤其是動詞、形容詞的用法。這項工作的工作量比較大,但不要怕難,因為它是提高英語能力包括應試能力的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整理完后你必須把它們讀熟,能背下來效果更好。

    第三,把從初中到高中的課文全部背誦一遍。聽起來嚇人,但由于是已學過、讀過,大部分背誦過,所以工作量并不算太大,背誦的目的是培養對外國語言的感應能力,即“語感”。一旦形成初步的語感,做題便比較得心應手了,正確率也比較穩定,這是一個有效的速成法,供大家參考。

    此外,建議大家每天抽半小時(最好在早上)堅持讀讀背背課文、詞組、習慣用法等,短期內可能看不出效果,堅持下來就會有明顯的體會。

    最后,英語和語文一樣要做相當數量的題,英語題也是比較容易重復出現的,要大量做題來適應各種題型。其中,完形填空和短文改錯大都可以用上語感結合推斷的辦法加以解決。對于新出現的填單詞的題型不少同學感到棘手,其實這主要是對單詞的熟悉程度問題,你背過的課文和句型在這里會充分顯示它的價值。

    英語作文是比較容易得分的題型,占30分之多。要想提高英語作文水平,一方面背課文,另一方面可以從造句開始,逐步構造復雜的句子,再發展到寫段落、篇章。還有一個辦法,稱為FreeWriting,每天抽10分鐘時間,任意寫些單詞句子,不要過多考慮什么通順連貫,惟一的要求就是要不停地寫出單詞來,這種方法成效快,可以試試。千萬要防止用“翻譯法”寫作文,即先寫中文底稿,再譯為英文,這不但費時,并且對英文水平的提高沒有好處。我再向大家介紹兩個背單詞的小經驗,一是背單詞要避免“拼字母”式的背法,而是盡量結合讀音規則和音標來背;二是背單詞最好放到句子、篇章等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去背。前一個辦法是背詞的拼法,后一個則是背詞的意義,同時要對詞性音標等做到心中有數。

    劉陽(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生,黑龍江省高考文科狀元):

    外語,我認為是一門學起來有趣、用起來實惠的科目。學習外語,你不僅掌握了一門語言,隨之也接觸了一個民族的文化,受益不淺。學習外語跟煲湯一樣,是細活慢工。我堅持認為外語要每日必讀,每日必寫,如果你的復習計劃是以日或兩日為單位,那我就勸你為外語而改改,因為那樣的話雖然你每周有一天或兩天的時間集中學習外語,與分散每日的累計時間相差無幾,但效果可能相去甚遠。在此順便插一句,我覺得每日的復習以針對五科全面展開,挑出其中當天的重點著重攻克為宜。外語很講究環境,背單詞時,不要孤立地背,可把它放到具體的語境中去(如課文或老師給出的例句中),那樣既容易記憶又利于加深記憶;對于單詞、詞組要熟練掌握,靈活運用。課間飯后,不妨幾個人湊在一塊用外語聊聊天,提高詞語運用水平,尤其對一些積極的詞組或習慣用法,一定要牢固掌握,這樣會使你的語言流暢地道。還有一個重要環節就是多做一些閱讀題,多朗讀,這樣既可以熟悉單詞的用法,又可以培養語感。在這里,我反復強調語感,因為我認為語言感知力對于外語、語文都是至關重要的。其培養就要靠平時的多讀多寫,不要學成啞巴外語。一句話,學外語離不開“勤”字,功到自然成。

    梁震(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天津市高考文科狀元):

    現在隨著改革開放,英語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地位日益重要。信息高速公路、衛星傳輸系統,把這個地球變成了“地球村”。所以家長們也越來越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我們自己也感到了壓力。但由于是學習一門外語,許多地方與學習其它課程不一樣,有的同學就總摸不到大門。我下面介紹一下自己的英語學習。

    高中時,我遇到的一位好老師就是天津一中年輕有為的拼命三郎—梁耀興老師。梁老師英語水平高,同時人品很好。當年出國進修,國外曾有人挽留他,但梁老師毅然回國從教,體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的品格。所以在跟從梁先生學習“術”之前,他的“德”已深深打動了我。使我堅信只要跟定了他,沒錯。

    梁老師曾對我們說:我們學習外語,沒有純外語語言的環境,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刺激少,缺乏語感,更多的是去死記硬背,所以困難很大。我也覺得如此,所以英語不怕難,重在練。不光練做題,“唱、念、做、打、翻”全活,是做大量的題必不可少的。梁老師給我們發的課內、課外題他事先都做過一遍,精挑細選后才給我們練,少而精。上課更正、答疑時,我用紅筆仔細更正每一道錯題,并在邊上標注與之相關的知識點、錯誤原因、應注意的地方等。這些“紅字”成為日后復習的重點。

    再有,高考英語的詞匯量有嚴格的限制,基本不會出現不認識的字,即使有些單詞教材中沒有,也有可能是某一單詞的不同詞性的交換。背準每個單詞是考英語的最基本要求。所以我認為應對高考,較多的詞匯量不如高質量的詞匯量,不多但準確。當然有能力的同學還是應該多背單詞。在記單詞時要勤查字典,不要想當然,對拿不準的詞一定要“refertothedictionary”。例如:comfort和comfortable兩個詞的否定形式應該加什么樣的前綴?同學們沒有把握不要猜,答案是discomfort和uncomfortable.所以我建議高中同學們買一本牛津字典或朗文字典。這兩本字典內容稍有不同,但都是權威的,容量大。我比較喜歡牛津字典,因為現行的朗文字典是半繁體字的。寫作業或做課外閱讀時,手邊放一本字典,遇到不懂的詞就查,不光看音標、注釋,還要看例子。知道這個詞確切地怎么用。而且我鼓勵高年級的同學買牛津或朗文雙解字典的另一個目的是要同學們學著看英文的注釋。用英語解釋英語,當然要比用漢語解釋得明確。如果有的同學拿不準over和above的區別,看一下英文注釋就很明白了,不信去試一下。再有,英語有許多idiom,類似于我們的成語、慣用語,這部分東西在高中也接觸到了。遇到這樣的詞組,千萬不要望文生意地猜,還是得查字典。

    再講一下英語閱讀理解。這項原來也是我很頭疼的問題。一個是看不完,二是選不準。對于閱讀速度,高考要求的不是很高。在老師的幫助下,同學們一定都能達到。但我覺得不能停留在這個水平上,要更提高一些速度,目的有兩個:A、騰出時間仔細地看題,萬一有拿不準的,可以回來查。B、騰出時間來做后面的題,多給作文時間,提高準確率。同學們不妨像大學的英語學習那樣,把閱讀分為extensivereading和intensivereading,即泛讀和精讀。泛讀用于訓練速度,拿來一篇文章,以自己最快的速度讀完,如果你能把后面附著的題做對60%到70%就行了;或者你能復述出大意,并記住一兩個數字或重點句子的位置也就符合要求了。精讀可以分兩步做:第一步當泛讀看并計算時間,第二步以字斟句酌的方法再看,弄明白每一個詞當什么講。這就要求正確率在90%以上了。以上是針對閱讀速度的對策,那么選不準答案怎么辦呢?同學們可以試一下如下方法:A、用最快速度先看一遍后面的題,了解一下每道題的要求,例如什么時間、是誰、形容詞是什么,再有就是最合適的概括或題目。B、再去有針對性地閱讀,找出答案。這樣也許會大大提高準確率。同學們不妨一試。

    再談一下關于作文。我覺得作文有兩大要點:A、寫進所有題目要求的表述內容。B、準確。對于第一項要求,同學們不妨在打草稿時,寫完一項用鉛筆在卷子上劃去一項,這樣防止漏項。對于第二項要求,對策更簡單,那就是對沒把握的字、句絕對不寫,不在考試時顯水平。盡量用簡單的句式,常用的熟詞。

    高考時(1995年)有的地區考口語,有的地區不考。但我覺得英語學習不能急功近利,所以在高中階段要重視口語。上口語課時,我積極舉手,用不太熟練的英語與老師、同學會話,還參加英語角的活動。后來,慢慢地,口語大有長進。那么,口語水平的提高,有了語感,對英語筆頭的幫助也很大。

    何忻(北京大學中文系學生,甘肅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英語是令諸多學子頭痛的一門功課,但根據我的經驗,學英語主要需要從詞匯量和語言習慣兩方面努力,而這兩方面都離不開讀課文。

    說起詞匯量,首當其沖的自然是課本中的詞匯,背單詞最笨的方法是死記。因為學單詞的目的就是要在各種語言環境中應用它,離開了語言環境,單詞就是“死”的,記得再多也沒有多少用處。課文是我們所接觸的第一個語言環境,所以應多讀課文,使課文中的每句話都在你的腦海中留下印象,生詞的用法也就掌握了;除課文外,還應找一些英語短文來讀,以增大詞匯量。

    作為一門語言,英語不象數學那樣有著邏輯性很強的定義和一通百通的規律。雖然它也有語法規則可循,但很多都是很瑣碎的東西,并且有大量的特例和習慣用法,尤其是介詞、副詞和一些活躍的動詞如do、take、get、make、have等,這些單靠死記是行不通的。因此,也要先從課文下手,多讀課文,腦子里的語法現象多了、熟了,也就有了“經驗”,有了“語感”,從無形中掌握了這些習慣用語和特殊用法,遇到類似的情況也就有法可循了。高考題的客觀性試題中,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是較難把握的。我在做這兩道題時,都掌握了一條原則,就是從通讀到精讀,先通讀全文,掌握文章的感情基調、時態、人物關系等,再精讀需要填空或回答問題的地方,最后比較答案,進行選擇。通讀練習時應盡量培養自己推斷詞義的能力,切忌一遇到生詞就查字典。改錯題也是較難答的題目。我在答這一題時的一般程序是:通讀全文檢查時態、人稱等較明顯的錯誤各種“一致”關系各種從句的先行詞固定搭配單詞拼寫。經過這個程序以后,基本上不會再遺留什么“漏網之魚”了。關于作文,平時應注意練習“代換”,因為寫作文時常會遇到不會的單詞或句型,這時就需要用相似的單詞或搭配來代換。

    答卷時,先將題目中的要求和內容逐一列出,再將寫各條內容時所需的句型和關鍵詞寫出,最后運用連接詞將各句串聯起來,這樣就不至于漏掉要求和造成條理不清。另外寫作文時應多用簡單句,以把事情說清楚為首要目的,而不要為了追求修辭的華麗而運用一些難句型去寫長句子,否則很容易出現語法錯誤而得不償失。

    耿德健(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學生,安徽省高考文科第二名):

    我把外語的學習程序歸納為“單詞—語法—閱讀—練習”四步。單詞為外語學習的基石,首必熟記。我認為單詞記憶的最佳、最快方法是卡式記憶法,即將較難單詞摘于小卡片上,隨身攜帶看記,效果極佳。語法貴在平時積累,課內認真聽講,課外適當選看一些書籍。注意要排除母語干擾。對于外語學習,大量閱讀是必需的,不僅可以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幾乎可以使所有的題型的解題能力同步得到提高。好的閱讀材料我覺得《新概念英語》二、三冊不錯。英語練習亦在精不在多,亦可針對自己弱點采取專題訓練法,不贅述。

    陳小凌(北京大學英語系學生,湖北省高考外語類第二名):

    學好英語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長期的日積月累。我覺得學好英語的關鍵是把握語感,一旦掌握了語感,做選擇題和完形填空就覺得順理成章,即使說不出道理也能選對答案。怎么才能培養良好的語感呢?

    首先要多大聲朗讀,“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每天抽出20分鐘到半小時跟著磁帶大聲朗讀課文或其他閱讀材料,不僅能使自己的語音更準確,而且不知不覺就能把課文背下來,這樣背課文就不是一種折磨,而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并且不容易忘記。由于高考題多數仍來自課文,所以背會了課文做起題來自然游刃有余。

    第二,是要多閱讀英文材料,擴大詞匯量,提高語感,掌握主要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我從初二開始一直堅持閱讀課外讀物,如簡易英語名著叢書,《英語畫刊》、《學英語》報等。我堅持每天抽出一小時左右讀英語。我采用兩遍閱讀法,第一遍只需囫圇吞棗、掌握大意,培養自己不借助字典的閱讀能力。這對以后做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很有幫助,通過瞻前顧后揣摩文章的意思也能鍛煉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第二遍查出生詞,劃出重要的詞組或語言點,回味文章深層次的含義。這一遍鞏固了已學過的知識,又能掌握一些新的用法,時間長了,你的詞匯量會大為增加。

    我不贊同靠背字典來擴大詞匯量的做法,這種方法毫無樂趣,由于是死記硬背記得也不牢。有人統計過要真正記住一個單詞必須在不同的場合見到16遍,而只有大量閱讀才有可能做到這一點。

    第三種培養語感的方法更有樂趣,那就是通過看英文電影和聽英文歌曲,雖然這對中學生來說有一定難度,但反復聽、配合情景也能聽出一些東西,英文電影還提供大量關于英語國家的語言文化背景,對理解英美等國的風俗、生活方式,以及特殊的幽默感都大有裨益。

    以上談的都是學習英語的經驗。在復習階段沒有那么多時間,還是應該以課文為主。首先應該梳理從初一到高三的語法,各種時態的變化,要注意歸納分清。然后復習課文,重點是詞組和慣用法,因為這些是生命力最強又最容易出錯的。主要動詞和不同介詞搭配各有不同的意義,可以自己歸納,如與get搭配的可以有geton、getout、getin、getoff、getup、getover、getacross等。介詞和冠詞是漢語里沒有的,也非常容易混淆。

    介詞是沒有道理可講的,但也有規律可循,如across和through都是通過,但across多指橫著通過,或橫跨,而through指直著通過,或穿過其中,所以船通過橋就用across,而火車通過橋則用through.復習時可找出以前做過的試卷或練習,看看以前的錯誤,以免重犯。復習階段多數學校都采用題海戰術,作者覺得大可不必。與其單純擴大做題量,不如提高每次做題的效率和質量,每次做完一套題都要仔細分析總結,不僅看自己做錯的,也看自己做對的,并分析原因,對于完形填空和閱讀理解我多是反復推敲,為下一次做題積累經驗和教訓。這樣每做一套題都有一套題的收獲,下一次舉一反三,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做題時要相信直覺,一般很少改來改去,因為在語言方面有時第一感覺更準確。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北大、清華高考狀元談英語學習秘籍”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网络 | 日韩AV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天 | 最新久久久久久一本 | 日韩亚洲国产综合久久久 | 中文欧美亚洲欧日韩一 | 一级女性全黄久久生活片免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