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利礦難事件
2010年10月13日上午,智利圣何塞銅礦被困的33名礦工就要升井了。眼看獲救在望,礦工們清楚等待他們的將是怎樣的一份榮耀和報酬,可貴的是,當他們知道自己的井下經歷已成為媒體重金索求的新聞后,為防止個人利用這些集體故事獲利,他們拒絕了國家電視臺采訪和拍攝紀錄片的邀請,在井下請一名律師簽署了一份法律合同,約定獲救后一起出書,共同分享收益。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分擔與分享
◆ 王涵
770米之下,你們共同用身軀筑就了生命的堡壘;60多天,你們共同走過了生命中最難忘的旅程。一場災難成就了一段兄弟情誼,在你們身上我看到最多的便是分擔與分享。
被困井下,你們分擔了苦難。770米之下,沒有陽光的照射,所以你們只有用愛的溫度彼此溫暖;沒有救援的到來,所以你們只有用言語的力量彼此鼓勵。也許之前你們并非朋友,甚至還曾因某些事情發生過爭執,但是現在,你們已經成為了不可分割的生命共同體,已經成為了患難與共的生死之交。所以,你們一起等待救援,一起尋找地下水,一起度過了60多個日日夜夜,也一起創造了偉大的奇跡。如果你們為了食物、氧氣、水而爭執,如果你們沒有齊心協力,那么你們絕不會開辟生命的通道,絕不會迎來燦爛的陽光。
成功獲救,你們再次分享了勝利。有些時候,人們總是容易在危難之時緊緊擁抱在一起,而當利益來臨之時,它會輕而易舉地沖垮患難之時的情誼。而你們卻在利益面前、在榮譽面前毅然選擇了分享。重金可以換取你們的故事,卻絕不可能換取你們之間的情誼。也許你們的經歷已經成為了一部無形的書,其中缺少任何一個人的故事這部書都缺少主題;也許你們的故事已經成為了一把無形的火焰,其中缺少任何一個人的光亮這火焰都不完美。
你們相互扶持,成為彼此的拐杖;你們相互鼓勵,成為彼此的依靠。你們一起在生死的邊緣徘徊了足足60多天。這對于你們來說比生命的時間更漫長的60多天,融化了個人的喜樂憂傷,讓你們這個生命共同體一起與命運抗爭,一起分擔將會面臨的痛苦災難!
當燦爛的陽光代替了770米之下的黑暗,當焦急的等待換來了生存的希望,當你們的曲折經歷將換來榮譽與報酬,你們的分擔也變成了分享。分擔過苦難,才有分享的喜悅;分擔過恐懼,才有分享的坦然。你們簽訂的那一份協議是分擔過后共同的誓言。敬佩你們的理智、堅強和永不放棄的精神,但更為你們的共同分擔與共同分享所感動,在你們心中情誼超過了利益,你們可以同患難也可以共分享。
你們為生命唱響了一首贊歌,你們成為了我們心中的一盞明燈、一面旗幟,更成為了我們心中一份溫暖的感動。
點評:這是一篇文氣連貫、語言優美的議論文。文章文氣連貫,作者一開始就用兩個整齊的句式,概括出智利礦工的經歷,從而很自然地引出文章的觀點“在你們身上我看到最多的便是分擔與分享”。接著作者又圍繞著這個中心觀點,結合礦工的經歷,從“分擔”與“分享”兩個不同的角度進行議論。“分擔”部分看似脫離了作文材料,但又是為“分享”部分服務的,因為沒有“分擔”便沒有“分享”,從而使得文章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文章語言優美,作者在寫作時運用了比喻、對比、引用等修辭手法,并且句式參差錯落,使得文章的語言優美而富有詩意,顯示了作者良好的語言功底。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智利礦難事件”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