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1年高考人數銳減30萬 連續五年下降(3)
預測
高考生源下降將延續至2017年
多家教育機構今年發布的報告均稱,受學齡人口減少等多種因素影響,全國高考生源下降的態勢將延續至2017年到2020年前后。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根據我國人口統計數據,預計到2020年,我國18歲到22歲年齡段的人口總數為 8920萬人,比現在的12438萬人減少3500多萬人。在此背景下,高考報名人數呈現下降趨勢比較正常。
影響
高考錄取率 有望進一步提高
和高考報名人數持續走低相反的是,高考錄取率近幾年持續走高。
根據中國教育在線發布的《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顯示,最近3年全國高考平均錄取比例快速增長,已經從2008年的57%,迅速增長到2009年的61.7%,2010年達到了69%.該報告提到,在2011年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平均錄取比例還將保持增速。
根據教育部日前確定的2011年全國普通高校招生計劃顯示,今年招生總規模為675萬人,比2010年實際招生人數還多13萬人,這也意味著,今年高考錄取率有望進一步提高。
從地方上看,2010年錄取率超過80%的省份達到8個,而2006年至2009年這段時間內,每年超過80%錄取率的地區最多僅為4個。
由于今年更多省份的高考報名人數下降,預計“錄取率80后”俱樂部會增加新成員。
生源銳減 高校面臨生存危機
據熊丙奇介紹,根據人口統計數據顯示,到2020年,我國18歲到22歲學齡段的人口總數在8920萬人,實現40%的毛入學率,意味著202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為3568萬人。而從目前能夠查詢到的數據顯示,2008年我國高等教育在校生數為2907萬人,以此推算,從2009年至2020年,高等教育在校生總規模將增加661萬,平均每年增加50萬人。
熊丙奇分析認為,招生每年增加50萬人,然而學齡人口卻在逐漸減少,“這意味著很多高校未來不僅不能擴招,甚至還要減招。”熊丙奇認為,這對我國高等教育來說,是轉變發展模式、從外延式發展轉到內涵式建設的良好機遇。“高校生存發展,也將從一味擴大規模轉到注重教育質量上來,否則將會有一些高校面臨生存危機。”熊丙奇表示。
民辦高校 將先遭遇生源沖擊
4月28日,中國教育在線發布《2011年高招調查報告》。報告顯示,在高考生源持續下降的情況下,部分高校將因生源銳減面臨嚴峻生存挑戰,首先被沖擊的應該是民辦高校。
部分高校將因生源銳減面臨生存挑戰的消息,讓一些院校特別是民辦高校感到不安。北京經貿職業學院招生辦的負責人日前曾表示,近幾年的招生形勢確實越來越嚴峻。去年該校在北京計劃招生400人,實際錄取210人,而真正報到的只剩170人。
據該校招生辦負責人表示,自2008年以來,全國生源持續減少,錄取率又不斷攀升,考生的選擇越來越多。而對民辦專科院校來說,情況不容樂觀。預計今年的招生情況會更加嚴峻。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