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點評:上海卷作文題最具哲學韻味

2011-06-08 10:31:25 來源:

    作文切入點可大可小

    今年高考的作文題目是一個開放性的命題,涉及一個頗具哲理的話題,如果要真正寫深入,就要用到哲學的辯證思維。這個話題的切入點可大可小。小到一個人受挫,別人鼓勵他振作起來,那么一切都會過去;這人得到了幫助卻不忘感恩,那么一切都不會過去。大到國家民族層面,一個國家或民族遭受了苦難的經歷,從發展的眼光向前看,一切都會過去;但是能就此忘記歷史嗎,顯然不能,需要負重前行,這樣看來一切都不會過去。其實這種悖論在我們的生活中無時不在,無處不在,套用當下的流行語就是“糾結”,可以說它反映了當代都市矛盾、糾結的生活狀態。

    我個人認為這樣的題目很好,寫起來很有張力。而學生只要平時積累的材料利用得當,寫作難度并不大。

    ■復旦哲學系教授王德峰

    要寫出自己的感悟

    這是多年來未曾見到過的好題目,因為它能引起考生的哲思。年輕的中學生們其實都有過自己的哲學思索,盡管只是點點滴滴,在心中可能留存得并不長久,卻也留下了痕跡。面對此題,曾經有過的思索會被喚醒,若不加雕飾地直寫出來,或借助敘事,或發表議論,總能是一篇合格的文章。此題無須專門的哲學知識,寫出自己的感悟才是最根本的。

    上海高考出這樣的題,是一個好的導向。獨立的思考和感悟,是比知識更重要的。

    ■華師大對外漢語學院教授顧偉列

    各具深意又不矛盾

    今年上海高考作文“一切都會過去”和“一切都不會過去”的兩句銘文,單獨看各具深意,并列看并不矛盾,既為考生發揮提供了較大空間,又要求考生以辨證的思維作出解讀。

    寫作中需要對無所不包的“一切”加以具化,是個體生命、個人名利,還是人類在歷史上創造的物質與精神財富。考生對“會過去”與“不會過去”應有自己的價值判斷。在人類悠久的歷史長河中,無論是個人的成敗得失、名利榮辱,還是一場戰爭的輸贏、一個王朝的盛衰,都如過眼云煙。“一切都會過去”,體現了豁達的精神和坦然面對名利得失的氣度。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曾經提出“軸心時代”的概念,認為在公元前1000年至前500年間,古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幾乎同時誕生了偉大的思想家蘇格拉底、柏拉圖、釋迦牟尼、孔子、老子等,他們深刻的見解已經成為人類文化重要的思想資源。“人類一直靠軸心時代所產生的思考創造一切而生存,每一次新的飛躍都回顧這一時期,并被它重新燒起火焰。”因此,“一切都不會過去”反映了人們對自我生命和宇宙生命的執著,對人類創造的一切有價值的物質與精神財富的珍惜。

    ■上海少年報副刊主編、作家唐小峰

    要拿高分不容易

    看到上海今年的高考題目,我馬上聯想到劉翔的“跨欄跑”。這個命題比起前幾年的作文題,對于要獲得作文高分的考生來說,設了一項難度不低的欄。

    如要獲得高分,對于考生來說,平時不僅僅需多關注人生,多關注社會,多關注世界,更要懂得一點辯證法,需要對人生、對世界有自己獨特地思考。后面的“一切”要比前面的“一切”層次更高,內涵更豐富。這對于引導高中學生走出僅僅關注自己、關注自我為核心、比較狹隘的人生氛圍,確是很有益處的。

    ■復旦附中語文特級教師黃玉峰

    人人都有話可說

    上海高考作文題要出好并不容易,而今年的這道作文題讓人眼前一亮,非常大氣,覆蓋面很廣,讓考生有發揮的余地,有話可說。比如,考生可以寫個人體驗,也可以寫社會問題,總之小大由之。不過,這道題目要想拿高分并不容易,需要考生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對人生的感悟。而且,因為是一句箴言引出的作文題,要想寫好,肯定不能靠押題、猜題,那樣生搬硬套的痕跡會很明顯。

  (責任編輯:張寧)

分享“教授點評:上海卷作文題最具哲學韻味”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精品影院在线网页 | 日韩亚洲国产女同二区三区 | 永久免费人成在线视频 | 新sss乱码视频在线观看 | 日韩欧美精品中文字幕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丝袜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