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估分支招:別看答案再考一遍
帶著家長的期盼,帶著對大學的向往,絕大部分考生終于完成了兩天的高考。接下來很重要的一項任務,就是估分。那么如何準確地估分,怎樣才能縮小與考分的差距呢?中國教育學會考試專業委員會常委、高考專家林淑芬和沈陽五中語文備課組組長曹昕欣,為廣大考生們提供權威參考。
林淑芬建議,考生在拿到正確答案之前,最重要的做法就是“趁熱”將主觀題的答案按學科寫下來。這樣即使過兩天再拿到標準答案,也會清楚自己當時是如何答的。
曹昕欣提醒,估分時,最好先別看答案,拿著試卷再“考”一遍,學會找得分點。
再“考”一遍復原答案
“建議考生在結束所有的考試之后,不要著急看答案,而是先把自己的考場答案復原出來。”曹老師說,考生出了考場都會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標準答案,但一旦看到標準答案之后,潛意識就開始把自己的答案往標準答案上靠攏。這么做,也就令考生錯失準確評估自己分數的最佳狀態。
復原了答案還要將答案落到實處。曹老師說,考生要將答案落實在筆頭上,一定要清楚地寫下來,而且要盡量把每一個步驟都寫清楚。因為很多理科試題在評分時都不只關注最終的答案,而是更多的看這個答案得出的步驟。所以,只有把自己答題的步驟清晰復原,才能準確評估自己的分數。
研究答案找好“落腳點”
曹老師說,高考的“標準答案”除客觀題,大多數的主觀題給出的都是一種非常簡單的指導性答案。在評卷的時候,閱卷老師還會根據學生的實際答題情況制定出一套操作性更強的評分標準。所以,考生在復原自己的試卷之后,更要認真的研究“標準答案”。文科,可能會更側重答題的角度,比如著重寫意境或情感等等;理科,會更注重公式的引用、答題的步驟。
“抓好‘落腳點’會增加估分準確率。”曹老師提醒考生,答案分解開之后,要結合每道題的總分數,把每一分都落到實處。有些題12分,8分看起來很多,但不要看完答案就全盤否定,要抓好答案的關鍵點,這也正是得分點。比如語文的詩歌鑒賞,通常要弄明白答案是從幾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的,每個方面的關鍵詞語是什么,而每個方面的關鍵詞就是這道題評分的“落腳點”。
主觀題要死扣“得分點”
“在平常考試時,老師批卷的目的是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所以,他是在扣分意識的主導之下進行閱卷的。高考是選拔式考試,評卷時評閱人往往都是在找學生的得分點,主觀上都是希望多給考生一些分數的。所以,很多主觀題,要學會找到自己的得分點。”曹老師建議考生,核對答案時,一定要抓好得分點。
“同時,在給自己評分時,不要帶有較強的主觀色彩,不要怕自己的分數過低讓家長老師失望,也不要在每一道題上給自己多加上一兩分,更不要把本應該得分的點猶豫不決扣掉。因為如果在每道題上差個一兩分,六科的分數加在一起,這分差就很大了。”曹老師建議,如果實在做不到客觀,可以請同學或者老師來給自己評分,然后把自己的估分和他人的估分綜合起來評定自己的分數。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