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指導一:正確估分是報志愿的基礎
考生填報時應注意高校地域性的分布
招辦負責人提醒廣大考生和家長,由于歷史的原因,我國高校特別是教學質量較好的高校大多集中在政治、經濟和文化比較發達的地區,如北京、上海、天津、南京、廣州等地。這些地區的高校歷來受到考生和家長的關注,每年報考的考生都相當多,由于招生計劃少,造成很多考生落選。因此,建議考生和家長在填報志愿時,根據高考成績,對這些區域的高校應慎重選擇。事實上,任何省區都有教學質量好的高校。考生在選擇高校時應把眼光放長遠一些,不要只把目光放在經濟發達的地區。
正確估分是填報志愿的基礎
記者:填報志愿應考慮哪些因素?
招辦負責人:高考成績達到或超過某類、某批次錄取控制分數線后,能否被高等學校錄取,能否考上滿意的高校和專業,考生填報的志愿將起決定作用。因此,每個考生都必須十分重視志愿的填報。填報志愿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確定具體的學校和專業志愿以及科學合理地安排它們的順序,確實是件十分復雜的事情。但是,填報志愿也是有一定規律可循的:
正確估分是填報志愿的基礎。我省今年繼續實行估分填報高考志愿的辦法。正確填報志愿的基礎是考生對自己的高考成績進行正確的評估。考生在估分時一定要客觀,要實事求是,既不要盲目樂觀,也不要妄自菲薄。
考生填報志愿需要考慮的因素還有很多,其中升學、就業、學校和上學成本應該是考生和家長考慮最多的因素。
1、升學因素。重點考慮這一因素的考生,一般是把保證被錄取作為第一目標才巴其它因素放在其次,這一般是高考成績不大理想又希望確保升學的考生。因此在大學的專業選擇面上存在一些局限,甚至很多人于可報考“冷燕”。也不愿冒不必要的風珍。這種考慮對于池們來說可能是現實的,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在保證能夠被錄取的情況下,仍應該考慮一下自己的潛能私優勢能否通過學這個專業得到更大發展選擇面雖然少,但仍有選擇。一方面,在有限的選擇中,去選擇更適合呂己潛能發展的專業,無疑為自己今后的發展選擇了一個良好的開端。另一萬面,雖然不能進入符合自我潛能發展的“最佳”專業,但如果進人相近專業,同樣為今后“最佳”專業方向的發展打下一定基礎。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