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估分回憶“復制”答案 實事求是別好面子
高考已經落下帷幕,緊接著考生開始填志愿。今年高考題相對比較簡單,往往1分之差便會讓考生與理想的大學失之交臂。按照往年錄取情況,每個高校都有幾名壓線的“幸運考生”被錄取。因此,考生能否準確估算成績是科學合理填報志愿的重要前提。
準確回憶重做試題
對于估分,回憶“復制”自己的答案是最重要的前提。
考生在沒拿到考題和標準答案之前,應盡可能完整、全面地“復制”自己在考場上的答案,尤其是語文作文和英語作文以及文綜學科的論述題。考完后,考生可以把網站上公布的考試試題下載打印后,用于幫助自己回憶,從往年看效果很好。
考生領到標準答案后,不要先看答案,一定要再做一遍試題,進一步完善之前自己初步整理、復原出的答案,力爭做到100%重現考試答卷。
重新做過高考題后,考生可以翻看答案,客觀謹慎地一一給分、扣分。這一步的關鍵在于考生要控制情緒,不被標準答案所左右,切忌僅憑想當然就輕易地修改自己“復原”好的答案。
實事求是別好面子
考生估分還應把握實事求是、寬嚴適度、拿不準請教老師、參考模考估分的“四原則”。
有些學生平時成績不突出,高考卻發揮得很好,然而估分卻不高,原因是他怕估高了,會被別人笑話。這種“好面子”心理往往導致錯過了考取最理想的大學的機會。有的考生相反,他們平時學習成績很好,高考時發揮失常,但礙于“面子”,便將分數往上估。這些都是不可取的,考生估分時不要受自己情緒和面子的影響,要實事求是估分。
估分時考生還應注意寬嚴適度。譬如,認為這道題估得寬松些,那么另一道題就應該稍嚴些;這一科估得松些,另一科便應嚴些。這樣分數可以互補,總分不會相差很大。
如果考生遇到一些拿不準的計算題或主觀題時,可以請相關科目的老師進行具體指導。因為任課教師平時判卷都基本上按照高考判分標準評卷,對高考答案判分相對熟悉一些。
另外,建議考生要參考模考中估分的情況和成績,對自己的分數進行科學估算。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