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望聞問切”決勝志愿填報
高考過后,志愿填報成了擺在廣大考生和家長面前的一項“重中之重”的事情。如何用好用足考分,如何讓自己被心儀的高校和專業錄取,筆者認為,學會“望聞問切”,是成功的前提,也是關鍵。
望,“觀氣色”,
此處引申為觀察、研讀。
一望“高考現行政策”。近年來浙江省高考制度改革頻頻。作為考生,最基本的是要掌握現行的政策和投檔規則。首先要了解“平行志愿”。所謂平行志愿,指同一志愿序號中的多個并列志愿。其次要了解“新課改高考”方案。我省的新課改高考方案是在改革以往高考辦法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保留了過去高考方案中“3+X”的主體,同時又逐步向學業水平測試、綜合素質評價和統一選拔考試三位一體的多元化考試評價新體系過渡。換言之,以往那種“一考定終身”的現象將逐步弱化。
二望“高校綜合實力”。對一所高校的解讀,不應僅僅停留在對其歷年錄取分數線的掌握和分析上面。要定位一所高校的層次,筆者認為,以下幾方面因素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是辦學層次。有沒有碩士學位授予權,有沒有博士學位授予權,甚或有沒有設置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都是考量一所高校辦學層次的重要因素。二是師資水平。全校專任教師的數量,其中高級職稱教師所占的比例,有沒有自主培養的兩院院士,有沒有享譽社會的知名專家學者等等這些都是衡量高校師資水平的重要依據。三是科研實力。國家“973”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863”計劃等項目所取得的多寡一定程度上了反映了高校科研實力的強弱。四是學科建設。體現在國家級、部委級、省級重點學科和重點實驗室的發展和建設上。反映高校綜合實力的因素還有很多,此處不再一一贅述。
三望“高校招生章程”。招生章程是高校向社會承諾的錄取時所采用的必然性錄取規則。可以說,某高校制訂并公布的招生章程就是該高校在錄取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的一部法律。研讀目標高校的招生章程,是考生填報志愿過程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
聞,“聽聲息”,
此處引申為聆聽,請教。
一聞“社會評價”。一所高校的強弱好壞,除上文所述的幾項基本因素外,社會評價也是反映一所高校社會認可度、美譽度的重要指標。考生可通過電視、電臺、網絡、報紙等媒體宣傳報道的內容和一些官方或民間的評價機構排名等指標,來了解自己感興趣的高校的社會評價如何。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