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應該回歸常識
高考作文,什么時候都是最具爭議的話題。
今年高考語文科目的考試開始不久,網上就開始流傳各地的高考作文題。隨著全國以及各。ㄊ校┳魑念}目的匯聚,與往年一樣,有閑情逸致者忙著“模擬作文”,更多的人則對著那些被認為是“怪”、“異”之題猛拍板磚。更有甚者,竟有網友發起了“哪省高考作文題最‘坑爹’”的評選。
最近幾年,一些地方的高考作文題出得“活”了,選題別出心裁,雖是意料之外,實為情理之中,且難易適度,既考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又察作者的人文背景和視野維度,頗受佳評。不過,相對而言,這樣的題目只是少數。許多高考作文題目,似乎有更多的與考生壓題進行博弈的印記。一些題目,為了規避考試壓題,與考生玩起了“躲貓貓”,反倒把自己逼進了犄角旮旯,躲閃騰挪不著邊際,云里霧里不知所蹤,真可謂是“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讓考生好不切齒。
其實,高考作文壓題,完全是語文教學導向和歷年高考作文出題導向的結果。本來,即使是全國一題,那么,有多少個考生,就應該有多少篇不同的作文。但是,偏偏高考作文是有標準答案的,一三五要點不能缺,二四六因素必須有,七八九出現可加分……這些“標答”看似嚴謹全面,實則“腦殘”至極。
最近兩年的高考作文題目,“活”是“活”了,但實際上仍然沒有擺脫既往的模式,只不過在是已經被考生研究透了的傳統“標答”之外,另設一些“標答”而已。一些作文題目為了顯示“鮮活”的程度,加進了“時尚”、“流行”的元素,以大眾流行作為所有考生應然知道的前提,恰有可能把一些獨立思考、特立獨行的學生排除在了“標答”之外。培養考生獨立思考的能力,不正是語文教育最重要的目標之一嗎?
最令人情不自禁要“隨手拍”的題目,則當屬那些看似“政治正確”的作文題目,這些題目,不是以語言能力為標準,也不是以考生的思考能力為標準,而是以幾個先驗的教條為“標答”的首要前提。這樣,即使考生的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再怎么出色,只要在“政治正確”上偏離“標答”,那么,也不會得到什么高分數甚至得不到分數。這樣的題目,距離語文教育的宗旨和目的,其差距何止以道理計。
在相當程度上,如果人們只看高考作文試卷,往往會產生考生普遍“矯情”的印象。前兩年,“感恩”的題目流行,于是,考生的母親就必須在考生苦讀的深夜送杯溫暖的飲料,考生的父親則一定要在雨天“出其不意”地送來遮雨的傘具……于是,考生看見母親皺紋漸多的額頭,看見父親漸駝的后背,考生的眼淚或落盡余溫裊裊的杯中,或和進滴落在臉中的雨水……這兩年,許多題目“活”了,考生似乎沒有統一的“矯情”模式了,然在一些題目的“迫使”下,其思維距常識不是更近了,而是更遠了。
語文教學要回歸常識,高考作文題目及其“標答”要回歸常識,這是因為所有人都生活在常識中,誰也脫離不了常識。問題在于,要讓常識通行起來,似乎還不像了解常識那么容易。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考作文應該回歸常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