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高考設復核員降誤差 總體評卷進度約10%
今年廣東無高校學生參與評卷,目前總體評卷進度約10%
高考評卷量巨大,評卷老師會不會由高校學生“潛伏”代替?昨日,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王寧生率隊視察廣東高考評卷場。省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介紹,參與今年廣東高考評卷的3908人全是大學或中學老師,其中中學老師占87.9%,沒有一名高校學生參與評卷,請考生及家長放心。截至目前,高考總體評卷進度約為10%,預計22日前全部評完,6月27日前放榜。
高校學生不參與評卷
華南師范大學校長劉鳴介紹,今年廣東高考考生試卷總數達255萬多份,比去年增加20多萬份。與此相應,評卷隊伍也從去年的3600多人增加到3908人,其中中學老師所占比例為87.9%,去年這一數字僅為70%.
值得一提的是,廣東高考評卷教師首次全部為大學和中學老師,沒有一名高校學生參與。省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介紹,往年少數在校研究生參與評卷,主要負責填空題等客觀題的評閱,研究生已多年沒有參與主觀答題的評卷,“本科生更是從未涉足廣東高考評卷場”。
劉鳴表示,廣東高考評卷于6月12日全面展開,雖然各學科評卷進度有所不同,但截至昨日上午,總體已完成10%左右,英語卷評卷已完成20%.
設復核員降評卷誤差
記者在評卷場看到,評卷組組長和副組長面前也有電腦,他們不參與評卷,但要全程監控,評卷老師的每份試卷評分有曲線圖加以體現,組長們借此判斷評卷者的給分尺度是否合理。“一旦有老師評卷出現問題,可及時發現,需要的話重新評分。”有評卷組長說。
據悉,評卷老師有嚴格甄選并要進行試評,兩次試評不合格者將失去評卷資格。為確保公平,數學組每道題還設立復核人,對評卷分數進行復核。英語組每15人設立一組長,監控系統提供很好的誤差比例,組長一旦發現組員誤差比例大于0.1,就要重新評分。英語作文還實行雙評制,每位考生的作文都有兩位老師參與評分,誤差超過一定區間還會進行三評。
歷史組的兩道大答題,評卷組將其分割為8個小題,評卷老師負責其中的一小問的評卷,評卷老師每人負責改一問,分值小了,操作容易,也容易把握改卷標準。
特寫
中學生就像生產線上印出來的
省考試院副院長感慨,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必須改變
“從高考評卷我們發現,現在中學的應試教育太厲害了!有些中學就像生產線,學生都像一個模子印出來的一樣!”昨日在評卷場,省考試院副院長黃友文及多名評卷教授均表示,中學應試教育的教學模式必須改變,要讓學生學到能力。
“這都是應試教育惹的禍。中學教學,一定要注重學生加強應用知識的能力,不能只是無限制地灌輸概念,應多讓中學生參加實驗,培養中學生動手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黃友文說。生物、化學、物理評卷組組長不約而同地表示,高考生在回答概念原理、單純記憶的題目時表現較好,但在要求解析原因和預測結果的題目上,考生作答“差很遠”。
評卷掃描
語文:估計平均分略高于去年
語文評卷組組長陳少華介紹,2011年廣東高考作文題屬開放題,采用導語加標題的模式,這種模式操作比較成熟,有助于考生思考和立意的建構。《回到原點》這個題目,審題沒有難度,但寫作有難度。他說,從評卷情況看,考生平時對這方面關注較少,普遍不熟悉。此外,這個作文題考生不易套作,這就要求考生有相應的獨立思考能力,把真情實感寫出來。
陳少華說,今年語文難度總體比往年稍淺,預計總體平均分會略高于去年。
據悉,選考文學類閱讀文本的考生比去年有較大程度增加,達17萬多人,比去年增加7萬多,一改文學類作品選答低迷的狀態。記者獲悉,今年文學類文本閱讀是《嚴冬海獵》,實用類閱讀文章是《梁宗岱先生》。陳少華說,今年的現代文閱讀突出廣東特色,因為文學類的作者陳秉汗是廣東人,實用類文本閱讀傳主梁宗岱先生也是廣東人,作者溫源寧也是廣東陸豐人。“今年也是首次選用廣東本土作家的作品作為高考的閱讀材料。”陳少華說。
陳少華告訴新快報記者,大部分考生能按照題目要求答題,基礎知識得分點,大部分考生都能拿到。不足的是,古文基礎應更扎實,對文本深層次內涵的理解和邏輯思維能力,還要加強。在作文方面,可喜的現象是不少考生丟掉了模式化寫作,能獨立思考,真實表達意見,不少考生寫出了富有個性特色、文筆兼美的文章。但也有考生脫離不了模式化寫作,對作文題的理解略顯膚淺,思想也較浮泛,這些在今后的教學工作中,應當引起重視。
英語:總體成績或比去年略低
英語評卷組組長介紹,今年英語重大的改革是率先在全國增加了“說”的成分,利用人機對話的方式,將聽說結合起來,“聽說”這部分占英語總分的10%,即15分。這項嘗試,對廣東省的學生英語的聽說能力和英語教學有積極的作用。
英語試卷命題難度不大,內容貼近生活。書面考試135分。這部分主要是考考生的語言知識與應用,以及閱讀和寫作能力。基礎寫作要求考生講述中國傳統教育“虎媽”,考生普遍感覺有話可說,有發揮的余地,整張考卷沒有超綱語法詞匯。
她估計,英語科的平均成績會比去年略低一點,但比前年要高一點。
歷史:宣傳畫考“大躍進”浮夸風
歷史評卷組組長介紹,歷史題量和結構保持穩定。難度適中,難度系數在0.5—0.6之間,試題區分度高,有利于選拔人才。
歷史材料分析題的材料新,不是書本資料,是歷史(文獻)資料,但能與學生所學知識結合起來。如我們選擇了1958年的一幅宣傳畫,是關于農民“放衛星”的。書本上有“大躍進”的知識點,考生結合書本,就可知描繪的是“大躍進”時代的浮夸盛行。
地理:地理評卷已完成12%
地理評卷組組長介紹,地理試題延續去年特點,一是重視對地理主干知識的考查,如大氣運動、地質作用、人口遷移、區域可持續發展等知識;二是突出對地理探究能力考查,用新的材料,要求學生用所學的地理原理去分析;三是體現出地理學科的綜合性和區域性,兩道非選擇題都是以區域作為載體,融合要考查的地理知識;四是對地理熱點問題的考察,如產業轉移、人口問題、生態環境問題等;五是沒有超綱,試題區分度高。
截至13日下午,地理評卷已完成12%.
數學:試題難度適中沒超綱
數學試畢,不少考生大喊題難,評卷情況如何?數學評卷組組長丁時進說,今年的數學卷符合考試大綱要求,沒有超綱現象。對于數學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數學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有一定的考查。“我們認為試題的設計是合理的,總體上符合選拔性考試的要求,從而對中學的數學教學起到積極引導作用。”
丁時進說,從文理科的應用題來看,比較貼近考生日常生活,比如父親與兒子身高的相關性問題,與考生學習相關的求線性標準差的問題等。同時針對當前中學數學教育的薄弱點,加大了對考生運算能力的考查,壓軸題注重思維能力的考查,有助于引導中學教學注重運算能力和社會能力兩個熱點,能夠體現出高考的選拔功能。
丁時進介紹,“通過初評,我們發現情況是正常的”。但也存在一定問題,部分考生對數學的基本概念比較模糊,對基本知識的掌握不太牢固,還有考生的運算能力和思維方法的領悟還要加強,用數學的理論思想方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也要提高。
物理:做過實驗才能得高分
物理評卷組組長介紹,今年物理卷在要求上非常穩定,沒有大起大落,堅持對基礎和主干內容的考查。
值得一提的是,這兩年出題有一個新思路——加強對實驗題的考查,考查實驗的細節,采用填空形式。考生只有真正做過實驗,才能得高分。
改卷過程中,評卷組發現考生對基礎知識掌握較好,但答題不夠嚴謹、規范。從教學角度上,建議中學的物理教學盡量回歸書本,注重對物理規律的理解。
政治:基本沒有死記硬背題
政治評卷組組長介紹,政治卷題目首先反映時政熱點。如理性理財、正確的幸福觀等題目,都是廣東的熱點題目,將熱點問題和教材知識點結合,考查學生面對實際問題的知識水平、理論修養、解決和分析問題的能力。其次,重視考查學生的閱讀理解、綜合分析、歸納探究等能力,基本上沒有死記硬背的題目。最后,突出情感價值觀的引導,突出人文精神。
據悉,政治科共有190人參與改卷,150人為中學老師,大學老師40人。截至13日下午,已完成評卷11%.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