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報考必備:快速篩選學校
【 模擬填報高考志愿 】 【 免費索取高校簡章 】 【 高考站】 【 高校招生站 】
快速篩選學校
高考志愿填報,說簡單非常簡單,只須知道9個字即“憑實力、選學校、擇專業”,4個關鍵詞即“實力、選擇、學校、專業”,憑想當然在高考志愿表上填寫幾個學校幾個專業就算完事;可要說難也非常難,要做到將自己的高考競爭實力與所報考學校的競爭實力之完美結合,就不是輕而易舉、一朝一夕之事了。最基本的就是要掌握擇校不可不知的四個方面,即……
(一)……。
1.……。為什么要特別(專門)……?這是因為:(1)
展現“出彩”,隱藏“失色”。雖然有些學校本著實事求是的態度向社會各界全面客觀地介紹學校的情況,但是還有些學校就不是這樣了,他們只將學校“出彩”的方面展現出來,而將學校“失色”的東西隱藏起來,不予公開,如此一來,讓廣大考生及家長了解就有些困難。有一位“過來人”是如此告誡大家的“報考大學,請先看清楚具體專業和合并情況,不能夠單單看學校的簡介,很多高校出于招生的需要,刻意隱瞞了一些事實。如果報考之前不慎重,等去了再后悔,實在令人惋惜。”更別說各學校之間的相互比較、分出優劣了。
先請看一篇曾在網上傳得沸沸揚揚的文章:
“2000年4月,※※交通大學與※※醫科大學及※※財經學院合并,組建新的※※交通大學。9月招生時,在某些省份招生報考指南上仍用原來的介紹,只字未提合并,只不過專業有了醫學相關專業,當然大家也都沒在意醫學,報考了交大的理工類別,結果錄取通知書下來,好多人卻被調劑至醫學專業,2000級不完全統計,至少有6成以上,其中一部分同學剛到※※醫科大學就回去了,還有一些讀了一兩個月就走了,大部分人還是留了下來,※※醫科大學很破舊!簡直無法形容!
許多人根本不想學醫,無奈只好硬著頭皮,五年過去了,到了保研的9月,學校不給開推免證明,好多同學望外校興嘆,先保本校,結果保了兩次,先來了個預保,再有一個正式的,把前面的同學大部分留了下來,還是不肯給學生開推免證明,甚至不給打成績單,即使到外校直博,直到9月30號下午才給開,好多同學只好留在本校了!
畢業的時候,學校一個延長學制,好多同學因為四級不過,補考沒過,還有的因為實習考試沒過等等被延長學制,大概有幾十個吧!“
在這里我們不必要對其辨別之完全真偽,只須認定一個基本事實即可,2000年※※交通大學招生時,在某些省份招生報考指南只字未提合并,導致有些考生被調劑到醫學類專業,由此吃了大虧。為何如此說,筆者舉一個事例加以說明,1999年地處湖北的華中理工大學(“211工程”高校之一)與同濟醫科大學等校合并,同濟醫科大學在全國醫科類院校中名列前茅,但其招生錄取分多年均比華中理工大學差一個檔次(大約20分左右),更何談※※交通大學從綜合實力上比華中理工大學(現為華中科技大學,“985工程”高校之一)還稍強,而※※醫科大學比同濟醫科大學要稍差一點,這一正一反可見其差別有多大,那么吃虧就有多大。學校在招生宣傳中不提合并之事,你又能奈它若何?作為弱者只有自己對自己負責,這觸目驚心的重高考(考試)、輕報考(志愿填報)的慘痛教訓能否警醒許多考生及家長,使之不再發生呢!那就是廣大考生及家長要十分清楚地了解高校的……。
(2)……。筆者不用去了解考生具體上當受騙的事實情況,只看著這高校一浪高過一浪的合并更名潮,就可作出明確的回答:憑想當然選校者大有人在。
為什么有那么多的高校熱衷于更改校名呢?究其原因有四個方面,但主要的是解決棘手的生源問題的需要。由于把冶金、紡織、煤炭、礦業、船舶、糧食等院校,改為理工、科技、工業、金融、工程、財經等大學,把某某地級市學院改成某某。ɑ虼髤^)大學后,生源馬上就紅火起來,因學校冷門、偏僻而導致生源不定足的尷尬局面也就得到了扭轉。正因為更改校名有如此的好處,且立竿見影,難怪眾多高校樂此不疲。果真如此嗎?看看嚴酷的現實吧!
(責任編輯:李書信)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