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填報正確等于加分
由湖北省知名志愿填報專家張才生主講的高考志愿填報報告會三度“爆棚”,共吸引近4000人參加。活動本來只安排武昌、漢口各一場,但下午在漢口的報告會現場,因來者太多,不得不臨時加派工作人員,并增加一場講座以滿足考生和家長的需求。
來自襄樊的陳女士昨日凌晨就趕到了武漢,“張老師不僅講方法,還舉了很多真實的案例,讓我對合理填報志愿有信心了。”聽了張才生的報告,不少考生和家長大呼“有用”、“解渴”。
通過“省校兩線差均值”預測校線
除第一批本科實行平行志愿外,湖北省第二、三批本科和第四批高職高專(一)、(二)均實行第一、第二志愿“梯級志愿”,因此,考生的第一志愿填報非常重要。張才生建議,填報高考志愿的前提是要吃透高考政策,最大程度地利用利好政策,此外,還要選好院校和專業,并學會預測校線,給自己的志愿上保險。
考生可用“三維定位法”鎖定合適的院校和專業。一是從考生自身的能力、興趣出發,基本確定將來的職業,然后確定所學專業;二是從高考成績出發確定院校批次,再確定院校地域;三是從學業成本出發,考慮家庭收入及就業后回報。從這三個角度出發,分別圈定一些院校和專業,并取其交集,交集中的院校和專業即為比較適合填報的院校和專業。張才生說:“學生要把體檢結果與高校對錄取學生的身體要進行比照,看是否有學校和專業是不能填報。接下來看對辦學地域的要求,如身體對氣候等地理環境的要求等因素也要考慮。”
在長期的高招錄取研究中,張才生摸索到一種較為安全的院校預估校線,即“預估校線=當年省線+往年省校線差均值+保險系數”。往年省校線差指院校投檔線與所在批次線的差值;省校線差均值指往年省校線差平均值,一般取3到5年的均值;保險系數根據各批次院校往年線差波動情況測算,波動在5以下取5,波動在5到10之間取10,超過10的取15。波動超過15的運用大小年的規律來填報。如果考生的分數高于測算的預估校線,則填報該學校志愿錄取的把握可能會較大。
填報正確等于加分
【案例1】
2010年的一個復讀考生,考分570,有中南大學自主招生資格,中南大學投檔線592。但中南大學規定:自主招生只錄取校線下20分以內的考生。該考生不去認真閱讀學校招生簡章,就糊里糊涂只在第一批一志愿報中南大學,第一批二志愿和第二批志愿沒填,結果一、二批都落選,只有參加二本征集志愿,錄取到一所有追加計劃的高校,這所高校一志愿投檔線為516分,該生實際有76分是“浪費”了。
啟示:填報正確等于給高考加分,填報不當等于給高考減分。
【案例2】
考生:094211**15**67
考分:547(09年一批理科540,文科518)
一批一志愿:武漢科技大學
一批二志愿:華北電力(北京)、中國農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東北林業大學、沈陽農業大學、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專業志愿:全部選工科類,以汽車為主。
錄取結果:武漢科技大學汽車服務
【點評】
這個同學分數在一批沒有優勢,填報時比較低調,希望在武漢錄取一本學校汽車類專業就行,因此設計了這樣的志愿。武科大一般年份校線基本與批次線持平。2009年有所上揚,達到546分,該生以一分的優勢被錄取到汽車服務專業,非常滿意。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