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報指導:選對專業是志愿成功關鍵
圖為:2011年武大、華科大和武漢理工大的新增專業
新增專業折射市場需求
按照教育部發出的通知,從2011年起,高校招生將新增140個新專業,著重培養物聯網、新能源、低碳環保技術、生物醫藥、信息網絡、數字電影等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所需的高素質專門人才。
毫無疑問,某類專業的誕生與相關領域的發展以及市場的需求密不可分。后者催生了前者,前者又將成為后者成長的動力。“擬增設某個專業之初首先想到的就是將來學生的就業”,多位高校招生辦負責人表示,“順應社會發展”、“迎合市場需求”是多數新設立專業的共性。
對于考生而言,如果分數實力足夠,選擇填報新興專業固然不錯,但切忌盲目追求“熱門”,也應考慮到是不是自己的興趣所在,另外,會不會由于報考者眾多,競爭激烈,而面臨更大的風險。
選專業還是選學校?
一般總說,高分考生優選學校,中低分考生優選專業。其實在高考志愿填報中,每一個分數段上都存在一個“最佳選擇”的問題,即高分段的考生要選擇自己所屬分數段的最佳學校和最佳專業,而中低分數段的考生也是如此。選擇好的學校不能忽略好的專業,選擇好的專業同樣不能忽略好的學校,將兩者結合起來才是最佳選擇。
哪些情況更傾向于優先選專業呢?一是成績不太理想的考生,可供選擇的學校層次相差不大,這時應將選擇的重心轉向專業;二是在所報專業與就讀學校發生矛盾時,應首選專業,因為升學是為了就業,此時選擇更容易就業的專業比選擇學校重要;三是備選學校各方面情況差不多時,應優先考慮專業;四是如果大學畢業后想繼續深造,則應該打好專業基礎,此時可先選擇專業。
充分認識專業,避免誤判
如果考生已經有了明確的專業方向,就要對開設這個專業的院校進行一番認真考察,包括了解專業的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學習年限和就業方向等,切不可“望名生義”,作感性判斷。
另外,考生還需了解相同專業的不同研究方向。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下分計算機硬件、計算機軟件、計算機網絡等方向,這些方向的側重點各不相同,所以考生在選報專業時也需了解這方面的信息。
如今,不僅名牌重點大學有自己的重點和特色專業,一些名聲并不很響亮,投檔分數并不很高的地方高校也有自己的品牌專業,成績不算拔尖的考生不妨考慮填報這些院校,既可避免落榜,又能得到高質量的培養。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