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高考錄取通知書一覽 “賣萌”又個性
“親,祝賀你!被我們學校錄取了哦!華中大,985高校噢!森林大學,讀書圣地哦!”7月17日晚11時06分,華中科技大學的官方微博上發出一條很“萌”(可愛)的祝賀錄取信息,很快便被網友轉發百余次。
2011年夏天,親昵的稱呼“親”和語氣詞“哦”不時出現在高校的錄取短信里,一些中規中矩的入學通知書也被“包裝”成存折、古本書的式樣。有網友評論,個性化大學錄取通知書是大學開始主動放下身段和學生套近乎的標志。
通知書“賣萌”又個性
“親,祝賀你哦!你被我們學校錄取了哦!南理工,211院校哦!獎學金很豐厚哦!門口就有地鐵哦!景色宜人,讀書圣地哦!親,記得9月2日報道哦!錄取通知書明天‘發貨’哦!上網就可以查到錄取通知書到哪兒了哦!”7月中旬,南京理工大學群發給即將入校的大一新生的一條錄取短信被人放到網上,引得網友爭相轉載。這條形似淘寶賣家銷售用語的信息,成為后來大學錄取通知“淘寶體”的開山鼻祖。
很快,重復使用“有木有”和大排驚嘆號的“咆哮體”錄取通知,以及專用“……是……不是……”來造排比句的“凡客體”錄取通知也陸續出現。華科大的“淘寶體”微博也緊隨其后出現。
除了在表達上借鑒網絡潮語,在不少高校大大的錄取通知袋里,內容物和入學通知書的形式也在悄悄地發生著變化。湖南師大附中高三畢業生小張2011年被北京大學物理學院錄取。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北大的錄取通知書的袋子里還附贈了一張名為“北大英雄”的游戲光盤。游戲玩家扮演的是一名北大新生,他可以模擬和其他同學一起在食堂買飯、交作業等場景。不過在此過程中,他必須和怪獸“做斗爭”、“搶飯吃”。
上海財經大學2011年的錄取通知書被設計成一個存折小紅本的模樣,寓意著學子們拿著這本“知識的存折”,即將存入的是寶貴的知識財富。和通知書隨同奉上的還有一本新生入學手冊,里面印著該校一名08級經貿日語專業學生手繪的簡明校園地圖。學校十分詼諧地提醒新生:“各位親記得收藏喲~~~”
南京大學獨創的紀念卡十分值得珍藏,由8句出自不同詞人的宋詞串聯起一首新詞《好事近》(喜氣擁門闌,綠繞翠圍時節,來報主人佳兆,占百花先發,就中風送馬蹄輕,落筆驚風葉,明日又乘風去,盡一時豪杰)恭賀新生金榜題名。
“日月光華有你閃亮的眼睛,你計劃的秋天已褪去童話的色彩,一個真實的現在可以開墾一萬個美麗的未來。”復旦大學的致新生的通知書是一篇十足的美文,被網友盛贊“小清新”。中山大學則是由校長親筆在入學通知書正中手寫“錄取通知書”幾個暗紅色的篆體字,彰顯“國立中山大學”百年老校的形象。華南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上則別出心裁地設有一張條形碼。新生入學時,只要將通知書在電腦上一掃,個人資料就一目了然。
在鄂高校少趕潮流
北大、復旦等外地名校紛紛玩個性,在鄂高校是否也有所行動?
一些學校的官博上,也有不少效仿者。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武漢學院在官方微博上說:“通知書全面投遞,包郵哦!親!記得9月3日至4日相約南湖之畔哦!最最重要的是記得好評哦!親!”湖北工業大學工程技術學院則在官方微博上稱:“普通文理入學通知書已經發貨。親,您要注意查收哦,包EMS(郵政特快專遞服務)哦。”
但武大、華科大等8所在鄂部委屬高校的錄取通知書與往年變化不大。武漢大學通過EMS寄發的錄取通知書中,采用的語句、形式與往年基本一致。為方便新生入學報到,該校去年起就開始在通知書中加入武漢市地圖和武大校園地圖。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的本科錄取通知書也仍保持了搶眼的大紅色,文字內容仍是“××同學,你經我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批準,被錄取到××學院(系)××專業學習……”等。
武漢理工大學、中南財經政法大學、華中師范大學、中國地質大學、中南民族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招辦負責人均表示,2011年本校的錄取通知書與往年相比基本無變化,會比較正式。
地大(武漢)一名招生負責人表示,該校錄取通知書不采用網絡化語言,主要是考慮到保持錄取通知的嚴肅性和權威性,這樣會使家長和學生更信任。中南財大招辦負責人也認為,錄取通知書有著特殊的紀念意義,一般一式兩份,一份報到時交給學校,一份留給考生永久保存,所以才采取較為傳統并且莊重的方式。
華科微博“懷舊”
“各位新同學,你收到了嗎?”8月2日,華中科技大學在其官方微博上“曬”出一組該校2011年的本科錄取通知書后,發出邀請:歡迎各位畢業校友把自己當年的錄取通知書也找出來曬曬吧。
該微博很快得到了廣大華科大在校學生和畢業生的關注,學生們拍下自己珍藏的各個年份的入學通知書的圖片,“曬”圖懷舊。
網友“耄耋”保存的記憶最為完整。他保存著自己2001年本科錄取通知書、2005年直攻博錄取通知書、本科時收到的第一份校報、2005年本科畢業時印有“根叔”寄語的畢業卡,除此之外,他還留存著2001年9月3日自己入校首日購買的一張201電話卡、華科大西區澡堂原始的紙質澡票,以及本科期間全班35名同學的考試卡。
網友“周嬋周曉白”拍下的是自己2005年新生入校時的報名發票、通知書復印件和入學須知。而“把從小到大成長路上值得紀念的東西都陳列在書櫥里”的網友“喬遷_sky”則拿出2006級的錄取通知書、入學紀念卡和新生入學指南。研究生網友“SEAMEL”曬出自己2004年“帶有鐳射防偽”標志的研究生錄取通知書后,2011年才剛考上研究生的“hy109”有些不太滿意:“這么多年都沒變過哦,和2011年是一樣的。”
幾份通知書“曬”過,華科大官方微博上一片“懷念青春”的聲音。網友“lanlanyi007”說,自己“拿到通知書時的興奮還歷歷在目,轉眼間,我已經離開華科了。懷戀啊,我的大學。”網友“寶寶枕”則對現在的大氣的通知書和詳盡的入學指導心生羨慕:“看起來比我們那時候高級多了!”
學生感覺“很貼心”
淘寶體、手書體、游戲光盤……高校別出心裁的入學通知設計,讓“90后”的大學新生們直呼“很潮很貼心”。“跟原來那些古板、傳統的錄取通知書相比,2011年的新潮通知書時尚、清新又不低俗。這種追求時尚、張揚個性的創意正符合我們90后的風格。”學生小陳說。而剛拿到華科大錄取通知的安徽學生小徐則表示,自己對大學生活極為憧憬,但也心懷緊張。一想到要遠離父母,甚至有些恐懼。“但一拿到精美、獨特的錄取通知書,看到微博上那些親切又有趣的招呼,我的心情就瞬間變好了。”
而已經上大四的湖北大學學生劉青也對這種自己沒機會親自體驗的通知書很是贊賞。“為什么我們當年的錄取通知書如此單調呢,而且還沒有親昵的錄取短信。”劉青認為,“淘寶體”錄取通知是學校溫情的一種表達,“如果一直用官方正式文體,會給人一種居高臨下的感覺。‘淘寶體’可以拉近學校和新生的距離,讓遠方學子在這里也能夠感受到家的溫暖。”
專家:再“潮”也應慎用
學校在短信里喊著“親,我們包郵通知書哦”,收到這樣新潮另類的錄取信息,一些家長和教育學者卻表示了擔憂。
“如果我孩子收到這樣的短信,我肯定會覺得是別人在搞惡作劇。”家住漢口的家長陳女士就認為,另類個性的通知書雖然會在一段時間內受到青年學生的追捧,但終究顯得不夠正式,甚至讓人產生不信任感。也有網友直接批判,過于另類甚至有些出格的方式來展現高校的錄取通知書,不排除有炒作、制造噱頭的嫌疑。
“中國傳統習慣了刻板不變化,錄取通知書改變風格就是體現了一種變化。”山東建筑大學教授鄧相超認為,現在年輕人更具個性,大學錄取通知書的改變也適應了這種變化。“只要不低俗、不出格,傳遞的信息是真實的就無可厚非。”鄧相超表示,他于1978年考上大學,當時的錄取通知書都是全國一個樣。“像現在這樣格局特性的很少見,這也是一種進步。”他也建議高校在傳播信息時,還是應考慮到自身的表達規范和最大范圍的接受人群,網絡語言還應慎用。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