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類高中畢業生群體的別樣生活
人生中會面對很多個十字路口,高三時是一個。在這個十字路口,有人通過高考順利進入自己理想的大學;有人因為種種原因沒有達成期望,選擇來年再戰;也有人選擇去異國他鄉完成自己的夢想……站在18歲這個十字路口,你,做出了怎樣的選擇?
本報暑期特別報道的最后一期關注國內準大學生派、留學派、復讀派三個群體的暑假生活,同時邀請專家對他們選擇的新生活給出指導及建議。
不經意間,這個暑假即將結束,你過得怎么樣?是否準備好迎接新的學習生活?但愿我們精心策劃的《家長:暑假該送孩子去哪?》、《放下書本練習題走進社會大課堂》、《美國、日本、中國臺灣孩子暑假怎么過?》、《大運志愿者:這個暑假別樣精彩》、《留守兒童:暑期教育和關愛誰來填補?》這些暑期報道給你帶來一些幫助或思考,也希望在新的學期每個人都能過得充實、快樂。
旅游學習兩不誤
充分享受自由時光
【國內準大學生派】
深圳高級中學高三學生陳麗月以645的高分被中國人民大學錄取。高考一結束,她就迫不及待地與朋友開始了旅行,南京、上海、蘇州、杭州、惠州,這些地方她們用一周多的時間玩了個遍。
與大多數同齡人一樣,陳麗月被小說里描繪的江南小巷深深吸引,特別想親眼去看看,于是便有了這次旅行。旅行結束后,陳麗月的高考成績也出來了。進入7月,也是考生填寫志愿的時間,拿下學校文科狀元的她填好志愿后,就靜靜地等待錄取通知書。
陳麗月也正好利用這段時間,閱讀一些平時想看卻沒時間看的書。當得知自己被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專業錄取后,她提前看了一些跟專業有關的書。除此之外,她還幫助媽媽朋友家的孩子補習初中課程。
現在,離開學的日子也近了,陳麗月回到老家看望了爺爺奶奶。當總結起這個暑假,陳麗月表示:“這是一個過渡時期,之前都忙著學習、考試,沒什么時間去考慮一些事情,比如對之前生活的總結,比如如何讓自己轉變心態,來應對未來。”對于即將到來的象牙塔生活,她表示:“想去更遠的地方,跟更多的人接觸,鍛煉自己。自己的適應能力挺強,不會擔心不適應新的生活,反而對新生活充滿期待。
對于今年深圳的文科狀元陳霜陽來說,這個暑假過得也比較充實。北京大學新生入學后都要參與英語分級考試,方便日后的英語教學,“所以暑假里我做了一些英語聽力和閱讀練習,準備應對開學后的英語考試。”
畢業于深圳中學的她沒有擔心即將到來的生活,“我們高中生活跟大學生活差不多,而且即使生活上有些不習慣,也沒什么擔心的!”8月27日,陳霜陽將去北京大學報到,“這幾天收拾東西,就可以出發了!”
要對4年大學生活有規劃
◎專家建議
剛進入象牙塔的同學們要注意些什么?深圳大學中文系教授郁龍余認為最主要的是盡快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由老師督促學習、家長監督學習的模式轉變到自主學習的模式是大學新生人生成敗的關鍵。”
郁龍余表示,中學教育是由老師按部就班地安排,學生只要跟著安排走就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然而大學的課程繁多、知識籠統,要求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高中僅有的幾門科目會在學生面前來來回回地出現,師生之間的感情和交流也比較密切。然而大學的課程科目繁多,每個學期教授課程的老師不盡相同。很有可能在大學四年里某一位老師只教授過你一門課就“無緣相見”了。
“學生有問題需要老師幫助,老師是十分歡迎的”,郁龍余說,大學里每個班都有輔導員或者班主任,學生有問題可以敞開心扉跟他們交流。不管是年長還是年輕的老師都有自己的力量和渠道幫助有困惑或有困難的學生。郁龍余告訴記者,他就曾經資助過一位成績優秀的日語系女學生。該學生跑到他辦公室說明了家庭困難,隨后在他的幫助下勤工儉學,畢業后應聘到一家上海跨國企業。
來自五湖四海的人住在同一間宿舍,各自的家庭經濟條件和價值觀各有不同。郁龍余教授說,大學生活最重要的是包容他人,最要不得的是攀比思想。條件好的學生不要自高自大,不炫富,經濟條件差的也不要自卑,“在大學,接觸到五湖四海的朋友是一種可遇不可求的財富。”
“大學新生不要以為大學是戀愛的天堂,18、19歲的學生在心理上還不一定是成年人。先要把握好學習”,郁龍余說,大一新生要把戀愛的事情緩一緩,先積極參加社團活動,爭取到學校媒體、學生會工作,打好人脈基礎,多參加義工活動。
郁龍余認為大學新生最重要的就是熟悉生活環境,培養好學習習慣。大二時要充實學科知識,總結自己的強弱項后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大三時要奠定好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實習。大四時要準備考研或是找工作。“每個人人生的精彩程度不同。除了學習成績,招聘公司很注重應聘者大學四年到底做了什么有意義的事情。”郁龍余說,大一新生腦子里都要有根規劃的“弦”。
練英語學禮儀為出國作準備
【留學派】
深圳高級中學高三畢業生何旖旎這個暑假過得很輕松,準確地說,她的暑假從今年3月份就開始了,因為她沒有參加高考,而是申請出國留學,并在今年3月收到了英國倫敦亞非學院預科的錄取通知書。
何旖旎告訴記者,她原本打算在大學時以交流生的方式出國留學,但在去年10月,她又決定不參加高考,直接在高三出國。“高三是對高一、高二所學知識的復習,沒有新東西,每天只是枯燥地復習,覺得沒意思,后來想著反正遲早要出去,就干脆早點出去算了。”
做出此決定后,何旖旎便報名雅思考試,還參加英語補習班,提高英語口語能力,“基本上是每天6時半起床,晚上11時睡覺,只不過班里其他同學在復習高考,我在專攻一門英語而已。”
在3月拿到錄取通知書后,何旖旎便比其他同學提早進入暑假。這之后,她的生活基本上是早上學習英語、背單詞,下午看與專業相關的一些書籍,比如學習雙語版的《經濟學原理》。在其他同學高考完后,她還跟同學去陽江畢業旅行了四五天。
與何旖旎情況不同,深圳某學校的高三畢業生曉麗(化名)雖在去年12月已拿到了美國一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但她還是參加完了國內的高考,并考取了廣東省內的一所重點大學。
曉麗告訴記者,她是在去年3月決定去美國留學的,“覺得那邊教育挺好的,想去感受下”。而對于為何已被錄取,還依然參加國內高考,她說“是想體驗高考的過程,檢驗自己的學習情況。”
這個暑假,曉麗過得很充實,6月的主題是同學聚會,7月上形體課、德語課,“形體課主要是學習一些禮儀知識,比如女孩子怎么化妝,怎么保持優美坐姿,以及練習模特步等,學德語是想多學門語言”,8月的主題便是當大運會志愿者。
曉麗告訴記者,她在大運會期間的工作是在一個體育館擔任攝像助理,“比如轉播賽事期間,我就幫助攝像收線、整理線、遞轉播資料等。”最忙的一天,從早上8時開始一直忙到晚上11時。不過對此經歷,曉麗卻挺享受,“挺好玩的,這對我來說是一種全新的體驗。而且深圳辦大運會,大家都應該做點力所能及的事情。”
曉麗的志愿服務時間到8月18日結束,8月26日她就將飛往美國開始在異國他鄉的求學歷程,她說自己之前去過澳大利亞等地旅游,但沒去過美國,所以對于美國的求學生活很是期待。何旖旎的開學時間是9月20日,她也很期待馬上將要開始的異國求學歷程。
對于去異國他鄉求學,兩個女孩子都稱自己有足夠的獨立生活能力,交流方面不成問題,因此沒什么可擔心的。但也有將要出國留學的學生擔心自己出國后交流是否順暢、能否盡快地融入新的生活圈子等。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