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議高考加分:不能只從應然角度辯護
19日,廣東省教育廳副廳長、巡視員李小魯做客中國網教育頻道談及備受爭議的高考加分政策時,直言“高考加分很公平,取消沒有意義”,并指出把高考加分政策一概取消,或會導致人才培育千人一面,抹殺人的個性和教育多樣性發展,此言論引發了網絡熱議。(《南方都市報》9月20日)
客觀而論,這位副廳長的觀點不無道理,但他的論點和論據卻并沒有多少說服力,甚至還引起了輿論反彈。其根本原因在于,他僅從應然的角度為高考加分辯護,而沒有充分考慮我國當前的教育改革現狀及整體社會背景。這樣的高調誰都可以唱出來,如果不能結合實際進行周密的論證,則近乎正確的廢話——與空喊“高考要改革”一樣沒有意義。
誰都知道,高考加分制度的出臺,原本就是為了避免高考對學生太過單一的評價。然而近年來,由于加分制度本身的粗疏,加分項目設定權的下放,加之具體操作中的標準混亂且監管不力,高考加分制度中腐敗現象頻頻被曝光,權力和財富換加分情況日益嚴重,導致對取消高考加分的社會呼聲甚高。在全社會的一致討伐聲中,教育部等五部門聯合發布調整部分高考加分項目方案。根據要求,高考加分政策將不斷收緊,高考加分政策將逐漸走向“衰亡”。
一項旨在健全完善高考制度的加分制度,實施數年后在公眾強烈呼吁中逐漸式微并走向“衰亡”,無論如何都是一種悲哀。究其原因,并非這項制度本身不好,根本上在于這項好的制度既沒有得到科學合理、周密嚴謹的良好設計,也沒有得到嚴格執行和落實,特別是由于權力和財富的滲透,使其逐漸異化為破壞高考公平的路徑和裂口。短時間內完全回歸公正的話,取消就是最好的拯救方式。
其實,隨著高考招生制度改革的不斷深化,特別是高校自主招生范圍的日益擴大,高考加分制度完全可以融入高校自主招生制度。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