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復習要點38
三、重要的國際會議
1、巴黎和會(時間、參加國、操縱國、主要內容-條約、影響);
2、華盛頓會議(背景、目的、時間、參加國、內容—條約、影響);
3、慕尼黑會議(時間、參加國、內容、影響)
4、開羅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
5、德黑蘭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
6、雅爾塔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
7、波茨坦會議(時間、參加國、人物、內容、影響);
8、萬隆會議:
①、背景:亞非民族獨立國家紛紛建立,亞非國家之間出現(xiàn)聯(lián)合反帝反殖民的新局面;
②、時間、地點;
③、決議
④、影響:亞非會議所反映出來的團結反帝、爭取和維護民族獨立、增進各國人民之間友誼的精神,被稱為“萬隆會議”。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
1.經濟重心南移的過程
我國古代經濟重心由北向南這一地域性的轉變,經歷了一個發(fā)展過程:①商周時期經濟重心在河南、陜西一帶;②秦漢時期,經濟重心在關中地區(qū);③南北朝時期,長江中下游的經濟發(fā)展較快,南北經濟發(fā)展已趨向平衡;④唐代安史之亂后,經濟重心開始南移;⑤南宋時,經濟重心南移完成,江南已成為全國經濟中心;⑥明清時期,江南地區(qū)不僅是農業(yè)經濟中心,也是工商業(yè)中心,這里產生了資本主義生產關系萌芽。
2.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
①南方自然條件優(yōu)越;②南方相對安定,為經濟發(fā)展提供了有利的社會環(huán)境;③北方戰(zhàn)亂,北民南遷,不僅為南方提供了大量農業(yè)勞動力,并且?guī)ハ冗M的生產工具和技術;④統(tǒng)治階級為保證國用,調整政策,重視發(fā)展生產;⑤政治中心南移(如南宋)對經濟重心南移也有一定影響。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復習要點38”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