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新陳代謝與酶
  名詞:1、酶:是活細胞(來源)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類有機物。大" />

2012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37

2011-10-08 10:33:02 來源:考試吧

  第三章、新陳代謝
  第一節 新陳代謝與酶
  名詞:1、酶:是活細胞(來源)所產生的具有催化作用(功能)的一類有機物。大多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合成酶的場所主要是核糖體,水解酶的酶是蛋白酶),也有的是RNA。
  2、酶促反應:酶所催化的反應。
  3、底物:酶催化作用中的反應物叫做底物。
  語句:1、酶的發現:①、1783年,意大利科學家斯巴蘭讓尼用實驗證明:胃具有化學性消化的作用;②、1836年,德國科學家施旺從胃液中提取了胃蛋白酶;③、1926年,美國科學家薩姆納通過化學實驗證明脲酶是一種蛋白質;④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RNA也具有生物催化作用。
  2、酶的特點:在一定條件下,能使生物體內復雜的化學反應迅速地進行,而反應前后酶的性質和質量并不發生變化。
  3、酶的特性:①高效性:催化效率比無機催化劑高許多。②專一性:每種酶只能催化一種或一類化合物的化學反應。③酶需要適宜的溫度和pH值等條件:在最適宜的溫度和pH下,酶的活性最高。溫度和pH偏高和偏低,酶的活性都會明顯降低。原因是過酸、過堿和高溫,都能使酶分子結構遭到破壞而失去活性。
  4、酶是活細胞產生的,在細胞內外都起作用,如消化酶就是在細胞外消化道內起作用的;酶對生物體內的化學反應起催化作用與調節人體新陳代謝的激素不同;雖然酶的催化效率很高,但它并不被消耗;酶大多數是蛋白質,它的合成受到遺傳物質的控制,所以酶的決定因素是核酸。
  5、既要除去細胞壁的同時不損傷細胞內部結構,正確的思路是:細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酶具有專一性,去除細胞壁選用纖維素酶使其分解。血液凝固是一系列酶促反應過程,溫度、酸堿度都能影響酶的催化效率,對于動物體內酶催化的最適溫度是動物的體溫,動物的體溫大 都在35℃左右。
  6、通常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主要在適宜條件下才有活性。胃蛋白酶是在胃中對蛋白質的水解起催化作用的。胃蛋白酶只有在酸性環境(最適PH=2左右)才有催化作用,隨pH升高,其活性下降。當溶液中pH上升到6以上時,胃蛋白酶會失活,這種活性的破壞是不可逆轉的。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37”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91在线精品国自产拍 | 思思久久96热在精品国产 | 日本免费在线看AⅤ视频 | 亚洲日韩AV中字在线网站 | 亚洲成国产人片在线观看 | 五月天福利国产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