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養型與異養型:同化作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能把環境中的無機物合" />

2012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123

2011-10-08 17:35:21 來源:考試吧

  二十八、自養型、異養型、需氧型、厭氧型與兼性厭氧型
  自養型與異養型:同化作用的兩種類型,前者能把環境中的無機物合成有機物,滿足自身的需要。根據合成有機物所利用的能源不同,有光能自養型和化能自養型。異養型沒有這種本領,只能依賴環境中現成的有機物來生活。
  需氧型、厭氧型、兼性厭氧型:異化作用的三種類型。需氧型是在異化作用的過程中,需要不斷從外界攝取氧氣,進行有氧呼吸,維持生命活動。厭氧型是在缺氧條件下,依靠酶的作用,將體內的有機物氧化分解,獲得維持自身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兼性厭氧型是在有氧條件下進行有氧呼吸,在無氧條件下進行無氧呼吸,以獲得維持自身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
  二十九、原代培養與傳代培養
  原代培養:在動物細胞培養中,將動物的組織取出來后,先用胰蛋白酶等使組織分散成單個細胞,然后配制成一定濃度的細胞懸浮液,再將該細胞懸浮液放入培養瓶中,在培養瓶中培養。這個過程稱為原代培養。也有人把第1代細胞的培養與傳10代以內的細胞培養統稱為原代培養。
  傳代培養:細胞在培養瓶中貼壁生長。隨著細胞的生長和增殖,培養瓶中的細胞越來越多,需要定期地用胰蛋白酶使細胞從瓶壁上脫離下來,配制成細胞懸浮液,分裝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培養瓶中培養,這稱為傳代培養。
  三十、初級代謝產物與次級代謝產物
  初級代謝產物:指微生物通過代謝活動產生的、自身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質,如氨基酸、核苷酸、多糖、脂類、維生素等。在不同的微生物細胞中,初級代謝產物的種類基本相同。
  次級代謝產物:指微生物生長到一定階段才產生的化學結構十分復雜、對該微生物無明顯生理功能,或并非是微生物生長和繁殖所必需的物質,如抗生素、毒素、激素、色素等。不同種類的微生物所產生的次級代謝產物不相同,它們可能積累在細胞內,也可能排到外環境中。
  三十一、適應性與應激性:
  適應性:生物在生存斗爭中適合環境條件而形成一定性狀的現象,即生物與環境相適合的現象。
  應激性:生物對外界的刺激都能產生一定的反應,稱之。由于生物具有應激性,因而能夠適應周圍的生活環境。
  三十二、生長素、生長激素、生長因子與秋水仙素
  生長素:一種植物激素,即吲哚乙酸,具有促進植物生長(細胞伸長)等作用。
  生長激素:一種人或動物的激素。由腦垂體前葉分泌,是一種蛋白質,具有促進人或動物生長的作用。
  生長因子:某些微生物生長所必需的,但自身又不能合成的微量有機物。主要是維生素、氨基酸和堿基等,是微生物的五大類營養要素之一。一些天然物質,如酵母膏、蛋白胨、動植物組織提取液等可以提供。
  秋水仙素:一種從植物秋水仙中提取出來的生物堿,能誘發基因突變,在細胞有絲分裂時能抑制紡錘體的形成。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生物知識點梳理123”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国产91一区二区 | 夜夜久久国產精品亚洲 | 亚洲国产精品不卡Av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影片 | 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