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作家:高考錄取通知書化解7年委屈
1977年10月21號,全國各主要媒體都在顯著位置發布了同一條新聞,中國決定恢復高考。再次聽到了高考這個已經陌生的詞語,幾百萬知識青年奔走相告,那年羅中立29歲,已經在大巴山深處當了近10年的鍋爐工。
羅中立:聽說考試的消息是從一些跟我學畫的一些學生口里面知道,準備他們要去考試,然后情況我才知道。
在高考報名截止的最后一天,這位日后蜚聲海內外的油畫家徒步走了20多公里的山路趕到縣城報名,此時距離高考已不足兩個月。由于報名人數眾多,考試紙張告急,中央決定暫時擱置印刷毛澤東選集第五卷的計劃,調用紙張印刷高考試卷。1977年12月10號,羅中立和570萬全國各地的年輕人一同參加了這場久違的考試。復旦大學圖書館館長葛劍雄也是其中的一員。
葛劍雄:考場周圍人山人海,來考的人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我們當時開玩笑說四世同堂,有的是夫妻同校。
而對于作家鄧賢來說,跟考試相比,接到大學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更讓人激動。
鄧賢:有一天我在山上勞動的時候,有人給我帶信,說郵電所來了一份錄取通知書,那個心就又有希望又害怕又興奮。借了一個自行車,然后在山路上滿地是月光,我蹬自行車蹬的跟火箭一樣快,我覺得簡直是不顧一切沖到山下,一路沖到郵電所。
在郵電所里,鄧賢死死地盯著郵遞員老郭,一句話也沒有說。
鄧賢:我怕一說話他告訴我是一個讓我失望的消息,我就一直盯著他的臉,然后我就看見那個老郭對我笑的一下,他說祝賀你,當時一下子就癱了。
坐在地上的鄧賢手里緊緊的抓著老郭遞來的牛皮紙信封,一點兒也不敢松手。
鄧賢:七年的等待,七年的絕望,七年的委屈,七年的奮斗,七年的風風雨雨吧,我經歷了七年,我把命運終于抓在自己手上了。
薄薄大學錄取通知書改變了一代人的命運,1978年春天全國有27萬新生踏入了大學校門,他們眼中充滿著希望與欣喜,為了這一天許多人已經等待了整整10年。
在重新恢復生機的校園里,草地上林蔭下,晨讀的學子隨處可見,新華書店的柜臺前也總是排著常常的隊伍,整個中國都在發奮學習,整個中國命運都在扭轉。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