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異地高考民間方案公布

2011-10-31 10:21:43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張千帆等15位學者聯名提請國務院和教育部,呼吁取消高考和招生工作中的考生戶籍限制,再次將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問題推向了輿論的焦點。昨天,在針對“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的研討會上,20多位隨遷子女家長共同起草的《隨遷子女輸入地高考方案》公布。方案建議,應“取消高考戶籍限制”,不再把戶籍作為高考報名的限制條件,高考報名資格依據學籍和父母經常居住地等標準認定。

  5.1萬人簽名提建議

  據了解,這些隨遷子女家長已連續16次向教育部遞交呼吁書和建議書。截至目前,征集簽名人數已經達到51000人。

  據了解,第六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我國有2.2億人離開戶籍地遷居異地工作和生活。

  京滬須連續4年學籍

  方案中,針對報名資格,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和其他城市可有不同的認定標準。如在京、滬,“隨父母在經常居住地上學,至高中畢業有連續4年以上學籍的,高中畢業即可在經常居住地參加高考和錄取。”其他城市,認定標準則為“至高中畢業擁有3年以上連續學籍”。

  作為補充,方案還認為,為了避免“擇校熱”和“高考移民”行為,還應當盡快實現城市區域內部的教育均衡。

  專家聲音

  公民尋求教育公平

  中央民族大學法學院教授熊文釗表示,他并不建議使用“取消高考戶籍”這樣的說法。他認為,應當是在尋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實現以學籍作為指標接納隨遷子女參加高考。而異地高考的實現,要依賴于實行全國統一高考,消除“高考移民”。只有實行全國統一高考,才能使教育主管部門在公共政策的選擇上有可行性。

  可能會有新的不公

  中國政法大學法學教育研究與評估中心副主任梁文永稱,隨遷子女進入輸入地參加高考和錄取之后,由于錄取率的限制,可能會占用輸入地的高考錄取指標,會造成“用新的不平等代替舊的不平等”。

  北京新啟蒙公民參與立法研究所主任熊偉建議,要推進教育公平,一是高考錄取名額要按照人數和地區發展來等比例分配,二是應盡快制定高校招生考試法。

  中央教育科學研究所研究員儲朝暉認為,目前實現異地高考的障礙已不在于教育主管部門,而在于戶籍管理部門。

  近日,包括北京大學等高校專家在內的15名公民聯名呼吁取消高考相關戶籍限制,解決流動人口子女在輸入地的升學問題。教育部回應稱,一年多以來,有工作組正在研究這一重要問題。據統計,2010年,進城務工人員隨遷子女在流入地小學和初中就學的人數達到997.1萬。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一级性做久久久久久 | 五月婷久久综合狠狠爱97 | 日本精品中文字幕在线不卡 | 亚洲人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第一国产综合精品99 | 中文字幕第二页在线天堂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