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路高考網,提供查院校、選專業、填志愿,高考擇校路線規劃服務
微信小程序
高校招生小程序

快速擇校

微信公眾號
高校招生公眾號

政策解讀

010-51291557

客服熱線 : 8:00-20:00

就地高考 要越過幾道坎兒?

2011-11-02 14:25:06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近日,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的十五位專家和隨遷子女家長上書國務院,呼吁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期待流動人口子女能在流入地“就地高考”,此舉迅速迎來了一片贊同之聲。

  教育部相關負責人也對建議書所提到的內容給予回應:根據《教育規劃綱要》的部署,專門工作組正在進行深入研究和論證,相關政策、辦法或方案在出臺前還將進一步聽取社會各方面的意見和建議。

  現階段,取消高考戶籍限制是不是彰顯公平并可操作的高考改革方案?如果實施又需要邁過幾道坎兒?記者為此采訪了相關專家。

  “取消戶籍限制”回應者眾

  在“建議書”已披露的內容中,專家們的核心觀點是“立即廢止關于高考戶籍限制的規定,將高考報名條件改為考生的學籍所在地”,即“就地高考”。而為了完全消解戶籍給高招帶來的牽制,專家們呼吁“督促教育部盡快研究制定統一高考方案,在近年內實現全國統一高考”。同時,圍繞“就地高考”,“建議書”還提出“要求教育部研究制定平等招生方案,促使部屬高校不斷降低本省市考生的錄取指標比例,最終完全取消大學招生的地域歧視”。

  其實,“就地高考”的呼吁并不是一個新近出現的話題,高考錄取的地域不公平更是一個在全國“兩會”上被一再重提的老話題。

  但這一次,消息一出,還是觸動了民眾的神經。“早就應該改”、“勢在必行”等聲音出現在各個論壇、網站上。

  輿論支持的背后,恐怕是廣大群眾長久以來對于高招政策改革的期待以及地域間高招指標分配帶來的諸多問題。“戶籍限制帶來的是什么?高考移民、分數差異、流動人口的顛沛,總之是不公平。”一位網友這樣總結。

  數據顯示,流動人口的總量已經超過2.2億,而省際之間的高考試題不統一,使得流動人口子女只得回原籍升讀中學,無形中增加了流動兒童的比例,帶來諸多社會問題。

  事實上,更大的聲援正是來自學生家長:“為什么一些重點高校在北京、上海可以拿出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名額,而在其他一些省份,只分配寥寥幾個名額,導致省份間分數差甚至在百分以上?戶籍間的差異人為地造成高考不公平,為什么每年都有高考移民?歸根到底都是為了戶籍。高考的戶籍問題早就該改,如果大家都按照高考成績來,這才是最公平的!”

  “就地高考”需要邁過哪些坎兒?

  既然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和呼吁,為什么建議書提到的問題遲遲不能實現?而如果這一政策付諸實施,又需要邁過哪些坎?

  長期從事高招政策研究的廈門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鄭若玲認為:這一問題之所以至今未能解決,所關涉的不僅是教育公平,更與政治穩定、經濟發展、教育資源、文化基礎、就業流向、地方投入等多方面相關。

  “‘就地高考’一旦放開,流動人口子女將隨遷就讀北京、上海等經濟發達地方的高校,這對流動人口的務工流向將產生極大的激勵作用,給流入地的教育、經濟、就業及人口管理等都帶來很大壓力。當地政府與民眾能否坦然接受這些陡增的壓力?這是制約這一政策實施的最大障礙。”鄭若玲坦言。

  針對可能激增涌入大城市的務工人流,“建議書”給出的對策是,在不損害流入地戶籍學生教育機會的前提下,采取增量的辦法給隨遷人口子女分配招生指標。

  “在高等教育規模不變的情況下,增加了隨遷人口子女的招生指標,必然意味著減少其他地區學生的升學機會,從而帶來新的不公。”鄭若玲解釋道。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則著眼于另一個可能出現的不公——“高考移民”。有專家認為,“取消高考戶籍限制”可以從根本上杜絕高考移民。熊丙奇則認為“不然”,“高考移民”反倒會被更大程度地催生。“道理很簡單,不論怎么考,都會面臨地區教育差距和高考錄取指標的分配問題,而只要存在差異,就可能導致高考移民。近年來一些地區打擊高考移民,實行的是戶籍加學籍雙證制度”。熊丙奇說。

  “‘就地高考’可能解決了流動人口子女的升學問題,但也可能隨之帶來其他諸多矛盾或不滿,它只是一個解決流動人口教育問題的治標而非治本之策。”鄭若玲說,“這一基于公平的理想政策要落實,還需解決來自各方利益群體的諸多矛盾與問題。”

  高考怎樣才公平

  從分省高考到統一高考再到目前的自主招生,無論有多少追問,無論有多少改革措施,最終都指向一個問題:“高考怎樣才公平?”

  記者注意到,盡管“取消高考戶籍限制”的建議得到輿論支持,但依然有一些評論指出‘流動人口畢竟是城市里的一部分居民,城市里大部分居民應該是常住人口,在兼顧流動人口利益的同時,還應考慮常住人口的利益。

  持不同意見的中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院長董克用則認為:“流動人口盡管不是城市的戶籍人口,如果長期在城市里工作、生活,也是常住人口的一部分,應充分考慮他們的利益。”

  而教育公平這桿天平如何在兼顧到各方面利益的前提下取得平衡,或許不是僅依靠高考政策就能解決的。

  “如果按照人口比例劃分指標而不是根據戶籍,相信會更加公平。”董克用提議。

  “高考在朝多樣化這一改革方向行進的過程中,要重視處理好公平與效率的關系。無論高考怎么改,公平始終是不變的宗旨。對于高考這樣影響重大的大規模考試,只能在滿足大多數人利益訴求的基礎上,通過制度設計盡量彌補對少數人的不公平。教育主管部門應發揮更大的政策調控與監管作用,推動教育部直屬重點院校各地招生名額的調整進程。”鄭若玲指出。

  熊丙奇則認為,只有切實推進自主招生改革,才可能取消高考報名的戶籍限制。

  “如果推行深入的自主招生改革,賦予高校充分的自主權,獲得高校自主招生資格的學生不再參加集中錄取,這就實現了高考與戶籍的脫離。自主招生的高校,在結合考生統一考試成績、中學學科成績、中學綜合表現和大學面試考察評價學生時,可再加入地區教育因素,對不同地區學籍的學生實行加分或者減分,由此實現招生錄取的公平。”熊丙奇最后說。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

高考專業報名咨詢
  • 意向專業:
  • 學生姓名:
  • 聯系電話:
  • 出生日期:
  • 您的問題:
  • 《隱私保障》

高考低分擇校動態

免費咨詢

在線咨詢
錄取幾率測評
掃碼關注
官方微信公眾號

官方微信公眾號

電話咨詢
聯系電話
010-51291557
返回頂部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午夜天堂在线视频 | 亚洲精品正在线污污污 | 亚洲一线高清在线视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精彩视频 | 婷婷色爱区综合五月激情 | 亚洲七七久久影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