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9
161、辛亥革命后、北伐戰爭后、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出現了三次政治民主化的機會,但均擦肩而過,其根本原因是
A.民主政治不適合中國人的習慣 B.中國沒有政治民主化的歷史發展趨勢 C.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缺乏民主化的基礎 D.帝國主義的阻撓
答案:C
162、中國共產黨在1927年確定武裝反抗******反動派的方針,到了1937年又與******進行了第二次合作。這兩次決策說明了
A.國內斗爭服從于國際斗爭 B.當時民族矛盾大于階級矛盾 C.中國共產黨從廣大人民利益出發 D.國共矛盾是主要矛盾
答案:C
163、中國民主革命時期右傾與“左傾”錯誤的共同點是
A.未能掌握革命的領導權 B.對******無原則的退讓 C.缺乏實踐經驗的總結 D.理論脫離實際
答案:D
164、一戰期間發展最快的民族工業部門在一戰后所受的打擊也最嚴重,這主要說明
A,民族工業投資總量較少 B,戰爭與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發展有密切關系 C,民族工業發展的主要障礙是帝國主義 D,民族工業應優先、重點發展重工業
答案:C
165、“客行田野間,比屋皆閉戶。借問屋中人,盡去作商賈”。這首詩反映了①經商者眾 ②商業繁榮 ③農村破敝、田地荒蕪④當時商業政策相對寬松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B
166、18世紀前,“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曾是中國知識分子的傳統,然而,此后百余年間,知識界卻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局面。這主要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知識分子忙于科舉做官 B、知識分子熱衷于考據 C、清政府大興文字獄 D、清政府實行改土歸流政策
答案:C
167、19世紀六、七十年代,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其歷史條件不包括
A、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的發展 B、外商企業的刺激C、洋務運動的誘導 D、大量資本和技術的積累
答案:D
168、對辛亥革命時期的資產階級革命思想產生了重大影響的西方思想家有①伏爾泰②孟德斯鳩③盧梭④赫胥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C
169、國民大革命興起的直接條件是
A、革命統一戰線的正式建立 B、中國工人運動出現第一次高潮B、廣東革命根據地的鞏固 D、直奉軍閥聯合“反赤”
答案:A
170、就加強中央集權而言,科舉制的作用主要體現在
A.沖破了世家大族壟斷仕途的局面 B.把選拔任用官吏的權力集中到中央C.擴大了各級官吏的來源 D.擴大了封建統治的社會基礎
答案:B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