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10
171、抗日戰爭時期******獨裁統治的特征是
A.防共限共、特務統治、經濟壟斷 B.一黨專政、特務統治、保甲制度C.一黨專政、經濟壟斷、保甲制度 D.防共限共、經濟壟斷、新聞檢查
答案:B
172、抗日戰爭時期兩條不同抗戰路線的本質區別在于
A、抗戰決心的大小 B、對日侵略的態度 C、戰略戰術的差異 D、領導階級的屬性
答案:D
173、毛澤東說:“在****地主階級和官僚資產階級以后,中國內部的主要矛盾是工人階級和民族資產階級的矛盾,故不應再將民族資產階級稱為中間階級”。這一時期是指:
A 三大改造完成前 B 三大改造完成后 C 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 D 反右派斗爭
答案:A
174、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下列行為,不屬于第二次工業革命成就的是:
A、打電話拜年 B、去網上沖浪 C、坐汽車上班 D、乘飛機旅行
答案:B
175、下列各項,與甲午中日戰爭影響無關的是:①美國提出“門戶開放”政策,②列強大舉對華資本輸出,③資產階級民主革命運動興起,④《馬關條約》的簽定,⑤中國民族資本主義工業興起
A、①②③④⑤ B、③⑤ C、④⑤ D、⑤
答案:D
176、在客觀上有利于中國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歷史事件是①洋務運動;②第一次世界大戰;③南京國民政府的幣制改革;④《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的簽訂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答案:D
177、中共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性事件是
A.遵義會議召開 B.“工農武裝割據”理論的提出C.西安事變的和平解決 D.確立毛澤東思想為黨的指導思想
答案:A
178、中國古代最早對月食現象作出科學解釋的是
A,東漢張衡 B.唐朝僧—行 C.北宋沈括 D.元朝郭守敬
答案:A
179、中國政府提出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在國際上得到廣泛的響應,成為解決國與國之間問題的基本準則。中國提出這些原則的歷史場合是
A、日內瓦國際會議 B、亞非萬隆會議C、同蘇聯、東歐國家的建交談判D、同印度、緬甸等國協調鄰國關系的外交會談
答案:D
180、中西文化第一次大交匯是指
A、張騫通西域B、基督教的傳入和傳播C、佛教的傳入與中國化D、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者來漢
答案:C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