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22
291、2004年各項產品與1965年相比,鋼產量、發電量增長10—20多倍,糧棉產量也成倍增長,取得如此重大成就的原因是①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②城市經濟體制改革全面進行③擴大對外交往,引進外來技術和資金④建立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答案:D
292、20世紀50年代中期,新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工業化的初步基礎,其關鍵的措施是
A.沒收官僚資本 B.“一五計劃”期間集中力量發展重工業 C.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D.完成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答案:B
293、鄧小平的下列軍事活動按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 ①指揮了淮海戰役 ②創建左右江革命根據地 ③創建抗日根據地 ④率軍挺進大別山地區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③②①④ D.②③④①
答案:D
294、建國初期,在工商業中進行普遍的守法經營教育,開始建立工人階級對資本家的監督是通過
A.銀元之戰和米棉之戰 B.三反運動 C.五反運動 D.工礦企業的民主改革
答案:C
295、建國后的三反運動和整風運動的相同點是
A.反對主觀主義 B.反對官僚主義 C.反對宗派主義 D.反貪污
答案:B
296、抗戰勝利后,中國出現了一個由民族戰爭向國內戰爭過渡的階段,在這一階段中共進行政治斗爭的基本內容是
A.爭取和平民主,反對內戰獨裁 B.重慶談判,共商國事 C.政協會議,改組政府 D.揭露美蔣陰謀,避免內戰
答案:A
297、明朝時期,太湖地區出現大量“以機為田,以梭為耒”的家庭,蘇州震澤鎮 及附近各村居民“盡逐絲綢之利”,松江地區男女幾乎均以棉織為業,景德鎮有窯近千座,綜合上述現象,指出當時經濟突出特點是
A.手工業生產力提高B.資本主義萌芽出現C.區域性經濟分工擴大D.商品經濟高度發展
答案:C
298、南北朝時期,民歌大為盛行。南方民歌纏綿婉轉,北方民歌慷慨激昂。其中,南方民歌的代表作是
A.《采桑度》 B.《敕勒歌》 C.《歸園田居》 D.《蒿里行》
答案:A
299、社會主義制度在中國建立的標志是
A.三大改造完成 B.第一屆全國人大召開 C.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D.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
答案:D
300、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我國農村體制改革和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共同措施是
A.發展以公有制經濟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經濟 B.實行政企分開,擴大企業自主權C.把所有權和經營權分開,克服分配中的平均主義D.把產品都推向市場
答案:C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