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41
481、百日維新期間維新派沒有提出開國會、定憲法,是因為他們
A,不敢觸動封建制度 B,認為中國“民智未開”,難以實行立憲制度C,對封建勢力作了妥協 D,依靠沒有實權的光緒皇帝
答案:C
482、1683年,臺灣納入清朝版圖,其進步作用是:
A、維護了國家的統一 B、消滅了明朝的殘余勢力 C、擴大了清朝的統治區域 D、驅逐了外來侵略勢力
答案:A
483、17—18世紀歐洲出現的啟蒙運動(1)起源于英國,中心是法國 (2)以宣傳理性為中心,鼓吹****和法制(3)是歐洲第二次思想解放運動 (4)為歐美資產階級革命作了思想準備
A、⑴⑶ B、⑵⑷ C、⑴⑵⑷ D、⑴⑵⑶⑷
答案:D
484、1942年整風運動的主要任務是
A、馬克思主義的思想教育運動B、反對主觀主義、宗派主義和黨八股C、密切了干部與群眾的聯系 D、從思想上清除了“左”的和“右”的錯誤
答案:B
485、1980年1月,鄧小平說:“現在,特別是在青年當中,有人懷疑社會主義制度,說什么社會主義不如資本主義,這種思想一定要大力糾正。”他說這段話的主要意圖是:
A、強調改革開放的重要性 B、重申四項基本原則的重要性C、強調解放思想的重要性 D、要求清除“左”傾思想流毒
答案:B
486、八股取士最主要的弊端是
A.限定考試命題的范圍 B.嚴格規定答卷的文體 C.答卷不許發揮個人見解 D.考試科目單一
答案:C
487、、二戰前夕,最能反映帝國主義在國際事務中推行強權政治的典型事件是
A.對西班牙實施“不干涉”政策 B.策劃慕尼黑陰謀 C.對意大利實施經濟制裁 D.拋出“大東亞共榮圈”計劃
答案:B
488、近代史上美國和俄國廢除奴隸制的相同作用有①都推動了資本主義的發展②都廢除了封建性的剝削關系③都改變了兩個國家的社會性質④都有利于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的形成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489、羅斯福新政主要用于解決失業問題的措施是
A、實行美元貶值 B、規定工資標準 C、規定工作日時數 D、興辦公共工程
答案:D
490、歐美工業文明與亞洲農業文明的碰撞,最初的直接反映是:
A、引發了亞洲革命風暴 B、引發了亞洲的覺醒 C、導致了拉美獨立運動 D、引起了歐美19世紀60、70年代革命和改革
答案:A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