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57
641、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的共同隱患是
A.人口眾多、資源浪費嚴重 B.過分依賴國際資本和國際市場 C.經濟結構欠合理,農業較薄弱 D.沒有形成獨立的貨幣體系
答案:B
642、二戰后,蘇聯與西方國家合作的重大事件是
A.承認聯邦德國B.古巴導彈危機C.出兵阿富汗D.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
答案:A
643、建成于全面建設社會主義時期,與古代絲綢之路大致相符的國內鐵路線是
A.隴海線 B.蘭新線 C.包蘭線 D.青藏線
答案:B
644、進入20世紀50年代中期以后,雅爾塔體系發展演變的新特點是
A.逐漸形成美蘇爭奪霸權的局面 B.美國推行“冷戰”政策 C.形成美蘇對立的兩極格局 D.形成美蘇為首的兩大陣營對峙局面
答案:A
645、遼、宋、夏、金時期的政治局勢的特點,表述正確的是
A.地方軍閥割據 B.南北政權對峙C.民族政權并立 D.戰亂長期不息
答案:C
646、目前不少歐洲人的觀念從“我是法國人”“我是德國人”轉變為“我是歐洲人”,這說明①國家間交流更深入廣泛 ②市場貨幣一體化是此觀念形成的基礎③對兩次世界大戰反思深刻 ④政治一體化能為此觀念提供保障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答案:D
647、蘇聯“八一九”事件反映的矛盾是
A.黨內矛盾 B.民族矛盾 C.各加盟共和國之間的矛盾 D.階級矛盾
答案:A
648、孫中山在改造中國的實踐中,最大的貢獻是
A. 領導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專制政體B高舉民主共和旗幟進行捍衛共和斗爭C改組國民黨實現了第一次國共合作D創辦黃埔軍校培養了大批軍事人才
答案:A
649、下列關于二戰后亞洲經濟發展的表述,正確的是 .
A.迅速實現工業化為新加坡獨立奠定物質基礎 B.泰國引進外資和先進技術,于20世紀60年代實現了工業化 C確定發展目標,引進資本和技術、調整發展戰略使韓國經濟高速發展 D.石油蘊藏豐富使西亞各國成為世界上最富有的地區之一
答案:C
650、下列哪個國家,最早擺脫蘇聯模式的束縛,走上了一條結合本國國情、獨立自主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
A.南斯拉夫 B.匈牙利 C.捷克斯洛伐克 D.中國
答案:A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