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81
581、唐初租庸調制以及后期的兩稅法,其實質是
A.加強封建經濟基礎 B.更新生產方式C.調整生產關系 D.鞏固上層建筑
答案:C
582、魏源編寫《海國圖志》一書的主要意圖是
A.學習西方抵御外國侵略 B.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 C.提倡反封建的民主思想 D.為洋務運動奠定理論基礎
答案:A
583、下列有關對德國近現代歷史上兩次統一的評述,正確的是
A.兩次統一都是通過戰爭來實現的 B.兩次統一均改變了歐洲的國際格局 C.前次統一的完成,德國發展成為“高利貸帝國主義” D.后次統一的完成,德國成為社會主義國家
答案:B
584、向帝國主義階段過渡時主要資本主義國家經濟發展的情況給我們的有益啟示不包括
A.經濟發展必須立足本國 B.要充分利用最新科技成果 C.資本輸出顯得日益重要 D.國家統一有利于經濟發展
答案:C
585、在192l到1922年的華盛頓會議期間,中國代表經過斗爭 ①收回了山東主權 ②使列強在名義上尊重中國主權完整 ③取得了發展誨軍軍備權 ④成功拆散了“英日同盟”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答案:B
586、中共公開提出國共兩黨舉行對等談判、實行第三次合作、和平統一祖國的主張是在
A.《告臺灣同胞書》中 B.中共十二大的《政治報告》中 C.六屆人大二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 D.《關于臺灣回歸祖國,實現和平統一的方針政策》中
答案:D
587、遵義會議是中國共產黨從幼稚走向成熟的標志,主要是指
A,工作重心從城市轉向農村 B,從克服右傾錯誤到克服“左”傾錯誤C,中國革命由此轉危為安 D,從受共產國際支配到獨立解決黨內問題
答案:D
588、“電氣時代”的確切含義是:
A.電能的開發和在生產上的使用 B.發電機的發明 C.電力在生產和生活上的廣泛使用 D.電力在生產上的廣泛使用
答案:C
589、“在一定條件下,民族利益高于意識形態的斗爭。”以下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
A.《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B.《聯合國家宣言》的發表C.共產國際號召建立反法西斯統一戰線 D.俄、德、法三國干涉還遼
答案:B
590、1640年冬召開的議會是英國資產階級革命開始的標志,其主要依據是:
A、英國發生反對王室的人民起義B、議員拒絕通過征稅法案C、議員提出限制王權的要求D、國王宣布討伐議會
答案:C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