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專項測試題105
821、嶺南地區歸入中央王朝管轄開端于
A、戰國B、秦國C、漢朝D、秦朝
答案:D
822、秦漢以來的歷代封建王朝,不僅有一套防災減災的決策體制和行政管理體制,而且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下列屬于歷代王朝的防災減災措施的有①都江堰的修建②統一車軌,修建馳道③引進煙草④修建洛口倉、含嘉倉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答案:D
823、秦能夠實現統一的根本原因是
A、商鞅變法比較徹底,秦在七國中實力最強B、秦在統一過程中采取了遠交近攻的正確策略C、人民渴望統一,秦順應了這一歷史發展潮流D、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以及將領的英勇作戰
答案:C
824、唐詩人溫庭筠的《送渤海王子歸國》:“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盛勛歸故國,佳句在中華。”此詩反映的是
A.南詔與唐朝關系密切 B.粟末靺鞨與唐朝的密切關系C.唐朝與新羅友好相處 D.日本與唐朝友好往來
答案:B
825、下列史實,最能突出地反映了中華民族有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是:
A、戚繼光抗倭 B、鄭成功收復臺灣 C、土爾扈特部回歸祖國 D、中央設立宣政院
答案:C
826、下列唐朝城市中屬于全國最繁華的工商業城市是
A、長安 B、宣州 C、揚州 D、益州
答案:C
827、與唐朝時期相比,宋元時期經濟重心南移,其原因是
A、 封建生產方式向南方擴展B、 對外貿易以南方的海路為主C、 南方社會秩序相對安定D、 新興的手工業部門出現于南方
答案:C
828、鄭和下西洋成為古代中國走向海洋的“絕唱”,這從根本上說明了:
A 鄭和時代,是我國古代國力最強盛的時代 B 鄭和下西洋是我國古代對外關系的轉折點 C 腐朽的封建制度已經不能適應新的海洋時代的要求 D 以政治為目的的航海活動是不能持久的
答案:C
829、《史記•商君列傳》記載:“(商鞅)集小(都)鄉邑聚為縣,置令、丞,凡三十一縣。為田開阡陌封疆,而賦稅平。平斗桶權衡丈尺……居五年,秦人富強。”其中涉及商鞅改革的措施有 ①廢井田 ②獎勵耕織 ③廢分封,行縣制 ④統一度量衡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B
830、《宋史》中記載北宋時期“勢官富姓,占田無限,兼并冒偽,習以成俗”。材料中反映的現象產生的最直接的后果是
A.宋太祖加強中央集權B.農民的反抗斗爭遍及國內C.慶歷新政和王安石變法D.宋遼、宋夏之間戰爭激烈
答案:B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