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校招生:沒文憑沒學歷的"免費大學"誰去讀
民辦北京華夏管理學院今來滬招收貧困生
貧困學生可以免費上大學,但拿不到國家承認的文憑;學生畢業后沒學歷,但有100多家企業愿意為你提供工作崗位。今天上午,備受爭議的中國首所 “免費大學”——北京華夏管理學院負責人來滬招徠生源。
“免費大學”對誰開放?
北京華夏管理學院自稱是由百家企業聯盟發起的中國首所免費大學,今年11月11日在北京正式成立。記者調查發現,這所學院其實早就存在。始創于1994年,是中國政府教育部門批準成立最早的中外合作高等院校之一。 2010年1月1日起,經北京市教委審批正式轉為民辦高校。
今年,該校將面向全國首招500-1000名具備“特優、特長、特困”的學生。自2012年起入學的學生,物價部門核定的每學年7800元學費、2200元住宿費,共計每人每年10000元將全部免除。學生讀書期間,只需自行負擔生活費和教材費等少量費用。
該校負責人姜嵐昕介紹,北京華夏管理學院實行免費后,將按照“三特公益計劃”對學生進行優選,只有具備“特優、特長、特困”的學生通過學院組織的優選考核后才能享受免費教育。同時符合“三特”條件且參加學院組織的優選測試成績合格者,即可成為免費大學的學生,享受免費大學教育。 “我們的免費大學只專注于管理類專業,比如企業管理、行政管理等。招生對象重點是貧困的‘農二代’。 ”姜嵐昕表示,該校招生實行網上報名和貧困縣推薦報名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各省區招生名額不限。今年已有56個貧困生進入該校接受免費大學教育。
優秀企業家執教鞭
記者查詢發現,北京華夏管理學院是一所民辦非學歷教育。對此,姜嵐昕也不回避,從該校畢業的學生將無法獲得國家承認的文憑,只下發學校統一的畢業證。
拿不到文憑,會有學生去讀嗎?姜嵐昕介紹,今年該校已招收了56名高中應屆畢業生,作為試點。他們的高考分數都過了專科線,還有相當一部分過了三本線。學制與普通大學一樣,也是四年。但課程設置很不一樣。其中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學校的基礎教育,三分之一的時間是企業實習,另外三分之一的時間是校外的企業家來給學生們上課。
除了學校的課程設置和普通高校不同,該校的師資組成和其他高校很不一樣。姜嵐昕介紹道,學院固定的只有幾十名教師;還會邀請企業培訓師、優秀企業家來學校授課。很多優秀企業家愿意把自己的經驗傳授給年輕人,一年也就一兩節課吧,但可能讓學生受益匪淺。
姜嵐昕表示,他倡導的是“把企業崗位和項目引入校園,讓學生在校園中與企業崗位無縫對接”的校企合一的教學模式。學校采用崗位定制的方式辦學,“先招企業再招學生”。根據企業的需要培養人才,所以“我們收企業的錢,為孩子付學費”。學生上課期間也能聽到很多知名企業家親自講課。
學生和家長存疑惑
“免費午餐”是否能讓人吃得放心?部分學生和家長仍有很多疑惑。正在讀高二的孫同學告訴記者,父親病故、母親下崗,品學兼優的他靠近上海唯一一所免費中學——久隆模范中學。然而,他對這所“免費大學”卻沒有任何興趣,尤其是畢業后拿不到國家承認的文憑,“包分配”的就業崗位也未必讓自己滿意。萬一,我辭職以后到別的地方去找工作,還得看文憑吧。 “他認為,雖然能力最重要,但沒有文憑,至少在目前的中國,職業道路會受阻。記者隨機采訪了多名高二、高三的學生及家長,對拿不到國家承認的大學畢業證書都表示不能接受。對于學生的反應,姜嵐昕卻自信地回復道:”以我的經驗看,教育與文憑之間未必能夠畫等號,我認識很多成功的企業家,他們并未上過名牌大學。企業家用人也是這樣,真正看重的是員工的人生態度和職業素質。 “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