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美國崛起于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戰爭為界標,在此前50年美國集中解" />

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16

2011-12-13 16:58:46 來源:考試吧

    16、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美國崛起于19世紀后半期到20世紀上半期。以1898年的美西戰爭為界標,在此前50年美國集中解決國內的統一和制度問題,并且在經濟總量上接近頭號強國英國;在此后50年美國越來越深地卷入兩洋戰略,并開始主導國際體系的建設。以二次大戰為標志,美國完成崛起的過程,取代英國而成為世界霸權國家。
  
    材料二 美國崛起的成功……作為一個移民國家,可以直接獲得當時最發達的西歐國家的資本、技術、人才等要素的大規模流入。獲得廣大西部疆域后,其國內自然資源可以充分供應并滿足經濟高速增長的需求。……美國的市場經濟和民主政治在西方國家中是比較徹底和典型的。幾乎沒有封建主義制度殘余。……美國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和20世紀中后期的兩次技術革命的主要發源地,這使美國的生產力和企業管理制度處于不間斷的創新過程,在核心競爭力上很快超過歐洲并長期保持領先地位。
  材料三 德、日的非和平方式崛起模式中最關鍵的是毫無節制地挑戰現存霸權和國際體系,以軍事擴張來解決經濟資源的短缺,以及在制度和文化因素中的擴張特征。德國和日本都是后起的資本主義強國,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一度成為歐洲和東亞最強大的國家,并對英國及其他老牌強國構成嚴重威脅。它們的迅速崛起必然遇到現存霸權國家和整個國際體系的壓制,形成不可避免的生死對坑,最終導致其崛起進程的中斷和失敗。盡管二次大戰以后,德、日在某些方面實現了再崛起,但是始終不能成為完全的世界大國。這其中的教訓,值得每個后起大國認真吸取。
  ——摘自黃仁偉《大國興衰的歷史比較》
  材料四  2003年12月10日 ,******總理在哈佛大學發表了題為《把目光投向中國》的演講,他明確地把中國選擇的發展道路稱作"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這是中國在總結人類社會發展史,尤其是近代以來大國興衰的經驗教訓時做出的理性選擇。
  ——《偉大民族復興的道路選擇--論中國的和平崛起》  請回答:
  (1)結合材料一和所學知識,簡要概括美國在19世紀后半期至20世紀上半期的崛起過程(6分)及其在這一過程中曾經面臨過哪些重大國際國內問題(4分)?
  崛起過程:19世紀晚期,美國成為西半球最強大的國家(或答:經濟總量接近英國;工業產值世界第一)(2分);一戰后,美國開始爭奪世界領導權(2分);二戰后,美國成為資本主義世界頭號強國(2分)。
  面臨的問題:國家南北分裂和黑人奴隸制的存廢問題;1929年~1933年經濟危機問題;兩次世界大戰問題(五選二,每點2分,共4分)。
  (2)依據材料二和所學知識,概括美國崛起有哪些他國可以借鑒的成功經驗?(8分)
  經驗:致力于國內經濟發展;善于利用和發展人才優勢;完善的民主政治制度;不斷創新的經濟制度;重視發展科學技術。(五取二,每點4分,共8分)
  (3)根據材料三歸納日本、德國崛起的特征(2分),并簡要概括其共同原因(2分)。二戰后,德國與日本經濟發展的相同原因有哪些?(6分)
  特征:非和平方式(或答:以武力手段挑戰世界秩序;對外擴張方式皆可)(2分)。
  原因:走上發展資本主義道路時保留了封建殘余和軍國主義傳統。(2分)
  共同原因:都實行政治民主改革;美國的扶持;經濟非軍事化;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成果;重視教育,培養人才;制定符合國情的發展戰略等。(六選三,每點2分,共6分)
  (4)結合材料四,簡要談一談現在中國為什么選擇走"和平崛起的發展道路"?(4分)
  原因: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決定的,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需要;
  是維護國家安全,推進世界和平與發展的需要,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需要有和平的國際環境;
  順應全球一體化趨勢,努力參與國際分工與合作;
  以經濟建設為中心,改革開放,自主創新,推動自身的成長和發展。堅持在和平共處五項原則的基礎上與各國友好相處,是中國的對外政策。(言之有理即可給分,共4分)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16”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日本中文乱码字幕在线网站 | 亚洲中文精品人人永久免费 | 在线观看成a人亚洲欧美 | 亚洲一区天堂午夜 | 色综合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一级电影第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