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22

2011-12-14 08:08:09 來源:考試吧

    6、"實現社會和諧,建設美好社會"始終足人類孜孜以求的-個社會理想,以儒家思想為核心中國傳統文化對東西方世界產生了深遠影響。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至于三綱五常,為中國之人教,足下謂西夷無之矣,然考之則不然,東西律例,以法為宗。今按法國律例,  民律第三百七十-條云:"一切子女,  無論其人何等年歲, 須其父母有恭敬孝順之心。"……第二百-十三條云:"凡為婦者,應為其夫者所管屬"
  ——康有為《與朱-新論學書》
  材料二、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們認為,中國所以危亡,民主和科學所以不能實現,是由于封建倫理道德的嚴重束縛所致。陳獨秀尖銳地指出:以孔子學說為代表的封建倫理道德,阻礙了中國人民的覺醒和社會的進步。李大釗發表文章指山,孔子是"數千年前之殘骸枯骨,""歷代帝王****之護符""保護君主政治之偶像"。……對于不合時宜的舊道德,"雖冒毀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矣"。
  ——馬尚斌等《中國近代史教程》
  材料三、放眼將來,具有儒家特色的現代性,在東亞出現的可能性極大。其實,"東亞現代性"雖然深受西歐和美國的影響,但卻不只是西方發展模式的翻版而已,(東亞各國)都和傳統有血肉相連的關系。在塑造東亞傳統方面起過決定性作用,長達數世紀的儒家可發揮積極的作用。
  ——杜維明《儒學創新的契機》
  材料四、1793年,羅伯斯庇爾指山:"自由是屈于所有的人做一切不損害他****利之事的權利;其原則為自然,其規則為正義,其保障為法律;其道德界限在下述格言之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請問答:
  ⑴春秋戰國時期儒、墨兩家主要代表人物的哪些思想觀點在建立和諧社會方面有一些合理成分或值得借鑒的地方?
  借鑒: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主張以愛人之心調解與和諧社會人際關系。孟子主張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貴君輕"思想,主張"政在得民",對農民寬刑薄稅。荀子主張掌握自然的變化規律而利用它造福人類。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和"尚賢",讓人民安居樂業。(儒家中只要任答其中兩人,思想觀點意思相近即可。)
  ⑵試舉唐朝時期能體現以上某些思想的重大舉措,并簡要說明理由。
  唐朝實行的均田制(租庸調制),體現了仁政(輕徭薄賦)的思想;完善科舉制,體現了任人唯賢的思想;推行較為開明的民政政策,體現了"兼愛""非攻"的思想。(答出其中3點即得滿分。如舉它例,只要言之成理,亦可給分;
  ⑶依據材料一和所學知識,分析資產階級維新派對儒家思想的認識和目的。
  認識:維新派認為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三綱五常''與西方的法律精神是一致的。
  目的:維新派把西方資本主義政治學說與中國傳統儒家思想相結合,宣傳維新變法。
  ⑷依據材料二,隨著資產階級革命和共和運動的深入,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是如何認識和對待儒家思想的?
  認識和對待:新文化運動的倡導者認為,儒家倫理道德阻礙了民主科學的實現,儒家思想維護君主****制度,必須摧毀儒家舊道德。
  ⑸依據材料三,如何認識儒家傳統在東亞現代化進程中的作用?你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東亞現代化進程不是照搬西方模式,儒家傳統在現代化進程中仍然可以發揮積極作用。
  評價:重視教育,重視社會穩定。(學生無論對此觀點肯定或否定,只要言之有理即酌情給分。)
  ⑹材料四說明了什么? 羅伯斯庇爾引用孔子的格言的意圖是什么?
  說明:孔子思想對西方的影響。
  意圖:反對特權,維護****。(維護資產階級利益,反對等級制度)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22”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全国 | 亚洲一区精品自拍偷拍 | 在线精品亚洲观看不卡欧 | 九九久久最新国产精品视频 | 色偷偷91综合久久噜噜噜 | 中文字幕久久天堂一区二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