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25
3、(32分)閱讀下列材料
材料一 “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施仁政于民,省刑罰,薄稅斂。”“明君制民之產(chǎn)(保證農(nóng)民擁有一定的耕地),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
——孟子
材料二 19世紀中葉英國社會狀況(部分)一覽表
成 員 | 占全國人 口 | 占國民 收 入 | 年 代 | 窮 人 數(shù) 目 | 年 代 | 工人工 資下降 |
工業(yè)、金融資產(chǎn)階級等 | 2% | 36.5% | 1855年 | 85(萬) | 1857年 | 15—20% |
1856年 | 87(萬) | |||||
普 通 群 眾 | 80%上 | 40% | 1863年 | 109(萬) | 1866—1867年 | 10—20% |
1866年 | 130(萬) |
——吳于廑主編《世界近代史》
材料三 19世紀末20世紀初,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領域進行了多方面調(diào)整。如英國1909年頒布的一項法案授權成立工資管理處,負責確定在"流汗行業(yè)"工人的最低工資;另一項法案授權成立一個行業(yè)管理局,為失業(yè)者提供就業(yè)信息;1911年提出國家保險法案,對失去健康和生病者提供了保險。法國1892年的法律為所有工人確定了最大限度的工作時間10小時;1893年的法律為工人繁榮安全和健康作了充分的規(guī)定,同時還保障工人及其家屬的免費醫(yī)療。德國也先后頒布了"疾病保險法"、"意外工傷保險法案"、"老年及殘疾保險法",保障工人的權益。
——吳于廑主編《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四 似乎歐美各國應該家給人足,樂享幸福……然而試看各國的現(xiàn)象……富者極少,貧者極多……所以倡民生主義,就是因貧富不均……聞得有人說,民生主義是……奪富人之田為己有;這是他未知其中道理,隨口說去,不必管他……兄弟所最信的是定地價法……
——孫中山《三民主義與中國》
材料五 社會和諧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zhì)屬性,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的重要保險。社會和諧是我們黨不懈奮斗的目標。
——中共十六屆六中全會決議
回答:
。1)根據(jù)材料一,歸納指出孟子提出了怎樣的為政思想和具體的為政措施?(8分)
思想:保護人民利益或以民為本,施行仁政。(4分)
措施:省刑罰(減輕對農(nóng)民的壓迫);薄稅斂(減輕農(nóng)民負擔);制民之產(chǎn)(保證農(nóng)民擁有一定的耕地);勿奪農(nóng)時(保證農(nóng)民勞動時間)。(4分)
。2)根據(jù)材料三,概括說明19世紀末20世紀初歐洲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在社會領域內(nèi)所采取的措施。(6分)根據(jù)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這些措施對各國社會發(fā)展產(chǎn)生的有利影響。(4分)
措施:通過立法手段保障工****益(如頒布一系列法案);建立社會保障體系(如頒布保險法):改善工人生產(chǎn)生活條件(如確立最低工資)。(6分)(注:若只有具體史實的羅列而沒有概括,如確定最低工資,提供就業(yè)信息,確定工作時間,保障免費醫(yī)療等,最多得4分)
影響:在一定程度上緩和了階級矛盾,有利于政治穩(wěn)定和社會和諧發(fā)展;良好的政治環(huán)境,加之工人經(jīng)濟待遇的改善,又有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持續(xù)發(fā)展。(4分)
(3)結合材料二、四,回答孫中山提出民生主義的原因。(2分)孫中山最信的"定地價法"的具體含義是什么?(2分)如何評價這一定地價之法?(6分)
原因:看到了西方資本主義國家貧富不均的現(xiàn)象。(2分)
含義:核定全國地價,現(xiàn)有地價歸原主所有,革命后漲價的地價歸國家所有,由國民共享。(4分)(注:若只答到"平均地權"最多得2分)
評價:"平均地權"是資本主義的土地綱領,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資產(chǎn)階級的利益與要求;(2分)它是一個改良主義的措施,一定程度上承認了封建地主對土地的權益,是一個不徹底的土地綱領。(2分)
。4)綜合以上材料,談談當前我國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可借鑒哪些有益的經(jīng)驗。(4分)
經(jīng)驗:堅持以民為本、保護農(nóng)民利益;注意社會公平,縮小貧富差距,不斷完善社會保障體系。除注意人與人和諧外,還要注意人與自然的諧發(fā)展。(4分)(只要答出兩點即可)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2012年高考歷史備考:知識點問答題25”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