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家長要如何幫助考生減壓
案例描述:
最近幾天,晚上復習時,曉雨拿起書看不了一會兒,就扔一邊了,在屋里東轉轉西轉轉,什么也干不下去。
媽媽好心提醒她:“快高考了,你得抓緊時間看書復習。”
曉雨說:“你們張口閉口就是高考,就知道給我施加壓力。要是能廢除高考就好了!”
“除了考試,你說還有什么更好的辦法?”
“我也不知道,可是一提考試我就煩!”說完曉雨干脆把自己關在屋里,誰也不理了。父母心里干著急,真是不知道這樣下去該怎么辦。
分析
常有高三父母在咨詢中反映,孩子不知是怎么了,看什么都不順眼,看見書就煩。還有些父母反映,為了給孩子減輕壓力,他們會主動跟孩子說“別緊張”之類的話,但孩子好像不領情,還嫌煩。也有父母寬慰孩子“考不好不要緊,明年再來”,但是這樣的話也讓孩子反感。本來是想幫孩子減壓,結果卻是左右為難,父母先亂了方寸。父母究竟怎么做才好?
其實,這是高三學生常見的現象,是孩子在高考壓力下的正常反應。自從上了高三,就是接連不斷的階段測驗、月考、期中考……有的學生說高三的日子就是一個考試接著另一個考試,如果哪周沒有考試,反而覺得有點不正常。課堂上各學科的老師天天提醒“高考復習應該如何如何”,教室里張貼著“距高考還有××天”的倒計時牌。所有這一切都營造了一種緊張、嚴肅的氛圍,時間久了,孩子感覺疲勞、焦慮,難免產生厭煩情緒,厭煩書本,厭煩考試,甚至厭煩老師、父母。
建議
面對孩子這種煩躁的狀態,父母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幫助孩子減壓:
1.給孩子自主空間
看到孩子心情不好,有的父母覺得是自己對孩子關心不夠,就不厭其煩地詢問究竟發生了什么事?是不是生病了?是不是沒考好……有的父母覺得孩子太脆弱了,就嚴加批評甚至挖苦一通,導致孩子心情更加煩躁,和父母關系也緊張起來。父母說,“不知道該和孩子說什么才好”,那么就尊重孩子的意愿,孩子不想講話,父母就不要勉強,當孩子想說的時候,父母就以輕松的心情耐心傾聽。
復習期間,面對孩子的煩躁不安,父母最好的做法就是抱著一顆“平常心”陪伴孩子。首先父母要做到心態平和,高考雖然重要,但也只是人生的一個階段,并不會就此決定孩子一生的命運,把高考看成和平時的考試一樣。如果父母內心把高考當作生死攸關的大事,言語、行為上都會傳遞出緊張、壓力。這樣無論是關心、鼓勵或批評,都會給孩子造成更大的壓力。當父母自己的心態放松了,孩子的情緒也會隨之穩定下來。
備考期間,父母切忌過多干涉孩子的學習及生活。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有更多時間學習,包辦了孩子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的父母為了讓孩子多做題,想方設法搜尋各地高考復習資料……這些做法都會給孩子增加無形的壓力,讓本就緊張的氣氛更加壓抑。其實,讓孩子適當做些家務勞動,全家人一起聊聊高考之外的話題,能夠讓孩子高度緊張的神經放松一會兒,能有效緩解學習壓力。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三家長要如何幫助考生減壓”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