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北京高考報名連續(xù)6年下降(3)
家長們的選擇
楊紅屬于周心歡總結(jié)的那類家長,為讓孩子減輕高考壓力選擇出國。
“其實,很多家長是在幫孩子選擇‘出國’。”周心歡說,90后學生的家長們大多接受過高等教育外,有的也有留學經(jīng)驗。他們對外國的印象,加重了他們對孩子未來的選擇。
據(jù)教育部的數(shù)據(jù),2009年高考全國棄考人數(shù)達到84萬;而2010年棄考人數(shù)接近100萬,其中出國留學選擇棄考的比例達到21.1%.
17歲的藍小閔說,美國集中全世界頂尖的老師和教育資源,就像是中國的教育“高地”在北京一樣,全球的“教育高地”是在美國。
藍小閔的學校,人大附中流傳一個段子:如果考的不好,就去隔壁。每年這所學校有上百人考入北大、清華。
藍小閔的父母是上個世紀60年代到70年代生人,分別是本科和研究生學歷。在出國這件事上,他們給予女兒指點。“我爸媽希望我能幸福地生活。”
王賢(化名)的兒子今年在十一學校國際班讀高二。這里是“西方的高中”,全英文教學、外教;考試“分級制”代替了“排名”;喜歡魔術(shù)的兒子,在校成立魔術(shù)協(xié)會;還在周末做起了“義工”。
去年12月,中科學院與中國工程院“新科院士”名單統(tǒng)計,新當選院士中,留學回國的占近90%.
王賢特意提到“90%”,這更堅定他讓孩子出國的決心。
出國留學對擁有北京戶口的家庭而言,是個“雙保險”,可對沒有北京戶口的家庭而言,讓孩子出國留學是“迫不得已”。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正為高考沖刺作準備時,王子賀(化名)有些“羨慕嫉妒恨”,他女兒正忙著復習托福。
女兒已經(jīng)考了三四次,仍未過關(guān)。王子賀說,女兒為學習英語,化學、物理、生物基本“荒廢”。
“不放心,她還不到18歲。”王子賀感到很無奈。他是北京一家企業(yè)的高管,在京已有八九年時間。
女兒臨上高中,王子賀花了近20萬,找了“同事的媳婦的一個關(guān)系”才把女兒塞到一所重點高中。
據(jù)了解,按照現(xiàn)有的北京高中招生名額,滿足北京戶籍考生的要求都不夠,基本不錄取非京籍學生。一般非京籍學生留在北京的,多數(shù)是上學校的國際班。
像王子賀女兒這樣的考生,在北京還有很多。如何解決他們的高考問題,教育部學生司有關(guān)負責人日前表示,正對此問題進行調(diào)研,相關(guān)政策會盡快出臺,但無法給出具體時間表。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diào)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wǎng)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quán)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