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語文備考:76個常見"誤用成語"解析(3)
41、你縱使有運斤成風的臂力,也舉不起這重若千斤的巨石。
斤:斧頭。揮動斧頭,風聲呼呼,比喻手法熟練,技術神妙。不是有力氣的意思。
42、籌建辦公室組織專門人員反復論證,從長計議,確定了長江二橋通航標準。
指放寬時間慢慢商量考慮,不急于作決定,也指慢慢設法解決。句中可用“從長遠考慮”。
43、只見他奮筆疾書,一氣呵成,不消片刻,一篇佳作便展現在大家面前。只是文不加點,難以斷句,不能不說是白璧微瑕。
點:涂改。文章一氣寫成,無需修改。句中誤為不加標點。
44、有的人生前盡量為自己樹碑立傳,文過飾非,很少像秋白同志這樣坦蕩無私、光明磊落、求全責備自己。
責:要求;備:全。對人對事要求完美無缺。句中把“責備”誤解為批評指責。
45、我學數學進步較快,而學語文卻如逆水行舟,進步緩慢。
逆水行舟:比喻不前進就要后退,沒有前進緩慢的意思。
46、這盤棋,讓何山對王江,那還不是白駒過隙,輕而易舉取勝。
白駒過隙:比喻時間過得很快,就像駿馬在細小的縫隙前飛快地越過一樣,沒有輕而易舉的意思。
47、只要你身臨其境為我們想想,就會同情我們的處境,不會對我們這樣求全責備了。
身臨其境:親身到了那個地方。應用“設身處地”,設想自己處在別人的地位或環境中。
48、只要你設身處地,到抗洪搶險第一線去,你就不能不為我們子弟兵那種舍己為人的精神所感動。
這里該用“身臨其境”。
49、圍棋大師聶衛平經常走出一些出其不意的妙著,使對手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在事故或災害發生之前就加以防備。用于此不當,可改為“猝不及防”。
50、足球比賽正緊張地進行,在場的觀眾不時為首當其沖的運動員喝彩,為落后者加油鼓勁。
沖:要沖,交通要道。比喻最先受到對方的沖擊、壓力、攻擊,或首先遭受災難。并非指沖在最前面。
51、這部小說的構思又精巧又嚴密,真是無可厚非。
厚:重;非:責備。沒有可以過分指責非議的。用于有一定小問題的人或事。可改為“無懈可擊”。
52、他待人態度謙和,不論遇到誰,都付之一笑。
付之一笑:用笑來對待回答,形容不值得理會。句中誤解為對人笑臉相迎。
53、他在學術上造詣極深,所以才能見仁見智,寫出極有價值的論文來。
見仁見智:指對同一問題各人從不同角度持不同的看法。與“造詣深”無關。
54、我最討厭那些背后搬弄口舌、期期艾艾的小人,每有所遇,則避之如水火。
期期艾艾:《史記張丞相列傳》里說,周昌口吃,一說話總要重復說“期期”。《世說新語言語》里說,鄧艾口吃,一開口就要說“艾艾”。形容口吃的人說話不流利。
55、下鄉前兩天,黨委又組織參加扶貧的干部認真學習了有關文件,使大家進一步明確政策,做到胸有成竹。
胸有成竹:比喻處理事情心里先有主意,有成算。句中扶貧干部僅是明確政策,還不了解情況,不能稱“胸有成竹”。
56、一時間,漫天的大霧把什么都遮沒了,就是稍遠處的電線桿也躲得杳無音訊。
杳:幽暗,見不到蹤影,形容一直得不到對方的消息。句中可用“無影無蹤”。
57、王寶森之流貪污腐化,揮霍浪費國家財產,他的人格可說是不名一文。
名:指占有。形容窮到極點,連一文錢也沒有。句中可用“不值一錢”。
58、這篇文章寫得太差,真是不刊之論。
刊:消除:古代把字寫在竹簡上,有錯誤就削去。不刊,比喻不能改動或不可磨滅。
59、一個人在工作中難免有一些缺點和錯誤,只要認真改正就行,不有犯而不校。
校:計較。別人觸犯了自己也不計較。句中把“犯而不校”理解為犯了錯誤也不改。
60、每一名中學生都應遵守中學的一切規章制度,學好中學的全部課程,做一個名不虛傳的中學生。
流傳開來的名聲與實際相符。這里該用“名副其實”。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