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高中生近視 吉林政協委員建議體育進高考
2012年,山東省將體育納入高考必考科目。這一做法也引起了吉林省委員的關注。吉林省政協委員孫曉春建議吉林省可借鑒山東省的相關經驗,找出適合吉林省省情的措施,適時在吉林省高考中加試體育科目。省人大代表羅紅梅表示,可考慮將體育納入高考必考科目,但出臺前要進行詳細調研,必須合理控制體育分數權重,確保這一科目的公平性。
學生體質下降引起委員擔憂
根據孫曉春今年收集的數據表明,近20年,我國青少年的體質在持續下降,主要表現在學生肺活量、速度、力量持續下降,肥胖率比5年前增長一倍。眼睛近視率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達到76%,大學生甚至高達83%,也就是說,現在的10個大學生中,找不到兩個視力良好的人。
“我曾經做過調查,一些學校的體育課特別是高中的體育課屬于"名存實亡"的狀態。作為副科體育課經常被主科所占,要么是體育老師讓學生自習,使得學生在學校正常的體育鍛煉時間被擠占。”孫曉春說到,同時,由于高考中沒有加入體育分數這一項,使得許多學生進了高中后,便放松了加強體育鍛煉,這也是學生身體健康素質下降的原因之一。
高考中加測體育勢在必行
省政協委員郝葉蕾表示,將體育納入高考是有益處的,用強制的手段使學生從被動運動變為主動運動,讓他們從中嘗到運動的樂趣,以后他們就會更愿意去運動。將體育測試納入中高考,雖然令體育鍛煉被迫跟著“升學指揮棒”走,但從一定程度上卻能促進學校、學生甚至家長更加重視體育鍛煉。
“經常參加鍛煉的孩子,精力旺盛、充滿自信、抗挫抗壓能力強,這對處于發展期的青少年很是有利。通過體育鍛煉學會了"不拋棄、不放棄"和團隊精神,在文化課的學習中更有韌勁與信心。”郝葉蕾說,學習不好,智力上的差別只是一小部分,重要的是整個人的心態和精神面貌,而體育則正是改變心態、增強自信的重要手段。
體育考試要更注重公平性
雖然孫曉春和郝葉蕾均贊成將體育納入高考中,但都不約而同地提到了其中具體操作中的問題,一定要確保考試公平。
孫曉春認為,體育測試要充分考慮考生年齡的差異,開設便于開展和考查的項目,設置不同體育考試細項的得分標準,讓考生根據自己身體情況選擇,避免考生為盲目追求高分,過度訓練,傷害身體。同時,對身體條件特殊的學生必須要有一個公平的保障機制。
“體育作為一門不可考量的學科,如果考量工具不足夠科學,則很有可能產生不公平的現象。體育方面的頂尖人才往往本身就具有很好的體育素質,并非依靠訓練,另外,體育運動的類型很多,有人可能不善田徑而善球類、太極,所以選擇應該多樣化,考慮到學生們自身的興趣。”郝葉蕾表示,具體的考評機制細則是他們目前關注的問題。
省人大代表羅紅梅:須合理控制體育分數權重
來自于吉林省教育戰線,從事21年教育工作的省人大代表羅紅梅認為,從目前的情況看,可以考慮將體育納入高考科目,但前提一定要測算好在高考科目總分中的權重,避免學習好而身體素質一般的學生“吃虧”。
羅紅梅說:“我們必須把好事辦好,在出臺這個措施前,一定要充分調研,審慎研究,在沒有一套完整的考評機制的情況下,將體育成績納入高考還需謹慎對待,一旦操作不慎,則好心辦壞事。
(責任編輯:韓志霞)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