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全國卷)語文模擬試題及答案8
2012年高考語文模擬試題及參考答案
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1—4題。
當年明月:我看了15年古書
吳虹飛
先是在網絡上,《明朝那些事兒》作為歷史小說,點擊驚人;后來,這本非專業作家的著作正式出版了,成了暢銷書。“當年明月”這個奇特的筆名,也被眾人所知曉。他,究竟是個什么樣的人呢?
歷史何其深遠,愛好者甚眾,而歷史典籍對普通讀者來說,有難度。
當年明月,研究明代史,恰巧又是說故事的好手。有劇情,有懸疑,有冷不防的幽默,用網絡的話,真是“太有才了”。于是《明朝那些事兒》紅了,4冊書,賣了100萬冊。他少年得志,口才了得,之所以還沒上百家講壇,是因為他還是一張娃娃臉,怕是難以服眾。
他的袖口被消毒水燒壞了,因為不小心。他的生活自理能力超爛。他上了一所普通大學,學習法律。據他自己說,他的法律學得并不好。
他1979年出生在武漢一個普通干部家庭。5歲時收到的生日禮物是一摞厚厚的《上下五千年》,從此讀上歷史。大學一畢業,考取公務員,加入海關行列。從科員做起。現在,他的工作單位是長安街上的海關總署。
穿制服、打領帶的機關環境一點兒沒有讓他不自在。“真是沒有想到,他就是當年明月!2000年大家一起進海關,幾年來他絕對默默無聞。平時習慣獨來獨往,書不離手,思維獨特,說話總讓人莫名其妙。沒想到,有這般能耐!高人,果然高深莫測!厲害!領導真是看走眼咯。”一名海關職員說。
“我的生活很枯燥,不抽煙,不喝酒,不談戀愛。”一切按部就班,缺乏戲劇性。“歷史拿走了我對很多東西的興趣。你要拉我去玩,我有時候會去,但我不投入。我是個什么樣的生活?白天上班,晚上回去就看書,查資料。惟一的興趣就是聽聽音樂,看看碟。” 本試卷對古文的興趣,始于11歲時的那本《古文觀止》。“我還記得一本叫《諸葛亮傳》的書,我在親戚家看這本書,坐了一天,也沒人管我,我就一直看一直看,到最后他們才發現我。”
從那時起,每天晚上兩小時的歷史閱讀,雷打不動,“這么多年,可能就高考那兩個月停過。”他看了很多人一輩子也不會看完的書。“二十四史,看過來了,好幾千萬字吧。”指的是中華書局那套綠皮書。
“這是一個懶人當道的世界。當年梁啟超寫《異哉所謂國體問題者》,我們今天看著覺得很難,但你知道當時那個文章叫什么?叫時體文,就是寫給大街上的,沒多少文化的人看的。我看了15年古書,我的感覺是什么?不容易!”
歷史帶給他的首先是知識上的享受。“那十幾年,我一直沒什么朋友,可是我覺得,我很強大,我經常掃視周圍的人,我有一種優越感,覺得我懂得的東西,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他一邊讀書一邊寫,記憶超群。“人只要不干那些烏七八糟的事,他會有很多時間的。你下班之后有什么事呢?吃完飯,洗把臉,開始寫東西,很簡單的,就看你愿不愿意過這樣的日子。”
接著是經濟上的巨大回報——版稅。“我現在得到的東西,別人可能要三四十歲才能得到。我最想要的,還是每天晚上讀書的那種純粹。”
他甚至還是明史研究會的會員。他看重來自專業圈子的認可。他自認為跟明史研究大家王學典先生有一層師生之誼。
他其實很驕傲,骨子里的。同時,他又格外謙遜,待人接物有分寸。“人要有一點理想,但不能太多。理想太多,就會把自己太當回事。我原來是研究明代思想史的,就是王陽明、李贄,還有顧炎武之類的。我的書之所以暢銷,不是因為歷史研究水平有多高,主要是我能夠把研究放到讀者能接受的水平上,跟講故事的能力結合在一起。我就是知道怎么把故事講好。調侃,幽默,講故事,甚至懸疑,那都是手段。手段是次要的,真正重要的是我的哲學觀,世界觀,對人性的認識。”
人物周刊:一邊做公務員,一邊寫歷史,您喜歡現在的狀態嗎?
當年明月:我喜歡我以前的狀態,就是一心看書,沒有目的,很純粹。我今天寫書還有版稅問題,肯定有功利性了。
我一直有這樣一個想法,現在所謂的“當年明月”不是我。我感覺我經常看著他,看著這個聚光在媒體圈的人,這個所謂的暢銷書作家,所謂的歷史研究者。我在想,這個人什么時候會消失?我永遠不會跟他合二為一,因為這個人不是我。我一直對這個很清醒,我知道我自個兒。
歷史告訴我,無論腦袋多清醒,被人捧久了,就會變傻,就會認為你所得到的那些東西是你應該得到的。大家都夸你,于是乎,你就真地說,哎呀,我就是行。什么玩意兒?比你有水平的人不知道有多少。
人物周刊:您喜歡交流嗎?
當年明月:之前,我沒有跟工作以外的人太多交流過。我雖然有很多有趣的想法,但是我不會跟人講。但是富豪榜把你圈進去了,說你是作家,學術圈我也進去了,但是明顯功力不夠,因為那些都是老專家,還有吳晗先生的弟子。歷史是屬于多數人的,但是研究歷史的人屬于少數。我非常非常喜歡跟他們在一起,我能學到東西。《歷史研究》我每期都看,我認為水平很高。
1.文中說“他其實很驕傲,骨子里的。同時,他又格外謙遜”,當年明月的“驕傲”和“謙遜”分別體現存什么地方?(4分)
答
2.當年明月的特點有很多,文章為什么要以“我看了十五年古書”為標題?(4分)
答
3.這篇文章前半部分敘議結合,后半部分采用訪談的形式,這樣寫對于表現人物有什么作用?(4分)
答
4.“當年明月”成功的人生經歷對我們閱讀經典有怎樣的啟示?結合自己的閱讀經驗,談談認識。(不超過80字。)(60分)
答
答案:1.(4分)“驕傲”體現在:
①他認為自己懂得的東西超越了很多同齡人。
②他覺得自己得到了三四十歲的人才可能得到的財富。
③他有自己的哲學觀、世界觀及對人性的認識。
④他覺得自己講故事的能力很強。
“謙遜”體現在:
①他能清醒地認識自己。不覺得自己有多了不起。
②他樂于跟研究歷史的專家學習,覺得能學到很多東西。
③他覺得自己不會被媒體的吹捧和已取得的成績弄昏了頭腦。
(一條1分。“驕傲”和“謙遜”各占2分。答出四條即給滿分)
2.(4分)《明朝那些事兒》之所以大獲成功。得益于當年明月扎實的古文功底和豐富的歷史知識。而“看了十五年古書”正是他寫作的基礎。以上為題。鮮明地揭示了成功的秘密。
3.(4分)前半部分用作者的敘述介紹了人物的經歷、成就、性格特點。能讓讀者對當年明月有一個完整的印象。作者邊敘邊議。表達了對人物的分析和評價。使人物的形象更加鮮明突出。后半部分只如實記錄當年明月的回答。不加作者的評判。能讓讀者產生與人物面對面交談的感覺。人物的音容笑貌、內在品格自然凸顯在讀者自己心中。
4.(6分)廣泛地閱讀經典著作。才能汲取營養。豐富知識。厚積薄發。創作出自己的作品;
才能開啟自己的心智。獲得深厚的教養。提高自己的境界。(意思對即可)
推薦閱讀:2012年全國各地高考報名時間匯總 高考滿分作文 高考作文資料
2012高考航空專業春季招生高校匯總 2012空軍、民航招飛
2012年高考一輪復習資料匯總 每月大事備忘 2012年高考考試大綱公布
(責任編輯:張影)
特別說明:由于各省份高考政策等信息的不斷調整與變化,育路高考網所提供的所有考試信息僅供考生及家長參考,敬請考生及家長以權威部門公布的正式信息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