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材料分析題的解題分析

2012-02-20 11:12:08 來源:中國教育在線

  高考歷史的材料分析題的解題能力實際上就是歷史思維能力。對比國內外關于“歷史思維”的概念界定,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都離不開表象的認知及分析、對比、概括、綜合等抽象思維能力。本文擬結合課堂實例探討如何通過優化課堂教學過程培養材料分析題的解題能力。

  一、提升教學立意,培養材料解析思維能力的深刻性

  教學立意就是提煉教學內容的主題,思維的深刻性是指抽象思維和邏輯推理水平,突出表現為善于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提升教學立意需要教師關注學術動態,根據新史觀充分提煉教學主題,并根據主題立意的需要來確定教學的選材組材、謀篇布局等,以便于揭示歷史現象背后的本質和規律,使學生面對新材料時能想得更深一些,更廣一些,改善學生的思維品質。

  以岳麓版必修一政治文明史中的“甲午戰爭”這一教學內容為例,在傳統教學中,這一內容的教學主題落在日本的侵略性及戰爭的影響,除了愛國主義情感的升華,我們很難從這種立意中了解這場戰爭背后更深一層的教學價值。

  從培養歷史思維的深刻性出發,反思常規的處理方式,教師可考慮從以下三方面立意:一是從資本主義國家發展的階段特征來談這場戰爭爆發的深刻背景;二是從中日兩國的海權意識來看這場戰爭的勝負原因;三是從這場戰爭所引發的危機來看中國社會的種種變局。

  將甲午戰爭視為中國近代歷史的一個重要轉折點,拓展眼光,注重從歷史事件發生的深層背景、未來影響分析和把握事件的歷史地位,這是歷史思維的必備品質。因而在教學立意中注重背景和面向未來的思維引導,對培養材料分析題的解題能力是必要的和有益的。

  二、調整教學順序,培養材料解析思維能力的靈活性

  教學順序是指教學內容各組成部分的排列順序,常有遞進式、演繹式、歸納式三種。教學過程設計要根據內容、課型、教學階段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有賴于教學的過程設計包括細節設計。

  以高三一輪和二輪復習“中國古代史”為例,同一個教學內容,教學順序應該有所不同才能有利于思維能力的提升。一輪復習時,如果是以教材單元體系進行,中古史的內容分散在三本必修教材中,如果采用從簡單到復雜的教學順序安排即遞進式,學生易于對基本概念做準確理解和記憶,是恰當的。但如果在二輪復習中還繼續采用這種順序,學生的思維則很難調動起來。以《隋唐文明》一課為例試做分析。

  首先談談思維起點的靈活性,設計能否從不同的角度、方面按照不同的方法來講授知識。

  《隋唐文明》的經濟文明部分,教師一般采用考點逐一呈現的遞進式復習;建議采用演繹式,即先給出農工商三個方面、每個方面又給出一些具體史實,最后得出隋唐的經濟特點。演繹式將教學順序的原起點設計為學習層級的較高點,即先呈示一般的、有較大包容性的、較抽象的概念和原理,再學習具體的內容。

  例如農業方面可以給出生產工具、土地制度、農業政策、經濟格局的變化四個角度,通過學生的思維調動聯系到相關考點。這兩種不同的教學順序,給聽課的人帶來兩種不同的感受:采用遞進式處理的課堂,學生只是機械地將記憶的考點重復了一遍,沒有思維能力的提升;采用演繹式處理的課堂,學生需要運用一輪復習的表象知識來應對抽象的多角度的概念分析,思維無形中被調動。

  (責任編輯:韓志霞)

分享“高考歷史材料分析題的解題分析”到:

58.4K
關注高考招生官微
獲取更多招生信息
高校招生微信
亚洲中国久久精品无码,国产大屁股视频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国产亚洲综合,国产AV无码专区毛片
在线看片国产的免费的 | 亚洲热线99精品视频 | 伊人亚洲综合中文字幕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乳网站 | 日韩1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亚洲AV伊人久久青青一区 | 日本精品一二二区在线 |